峨眉山的夏天,罗城古镇的静谧
街头寻味,处处意趣十足
作为文人郭沫若的故里,乐山这个小城,在以往的印象里除了大佛,似乎没有发现其他足够动人的魅力。然而这次寻访,却发现并非如此。峨眉山的夏天,罗城老街的静谧,街头寻味,处处都意趣十足。从成都出发,一个小时的时间,便大可从成都的慢生活,跳入另一段活色生香的小城时光里,享尽了人间红尘的清福。〔1〕乐山滋味
乐山地处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过渡地带,这使得当地的气候比成都复杂得多。夏季来避暑,冬季来赏雪是成都人来乐山度假的大体原则。若要细问来到乐山的理由,休闲、观景、访古等等理由都有,第一个回答却一般都是——美食。
最先在乐山寻访的,也是听起来最朴实无华的乐山美味——西坝豆腐。西坝是西坝豆腐的缘起地。从明朝万历年间就有吃豆腐的风俗,如今到了镇上更是彷佛踏入豆腐王国,各色豆腐店满街皆是。想要知道西坝的豆腐特殊到何种程度,点一份豆腐宴便知道了。大大小小十几盘菜,香色各异,尝到口中,却全是豆腐。金黄油亮的熊掌豆腐,外酥内嫩,“白雪”上盛开“芙蓉花”的芙蓉豆腐,秀色可餐,入口爽滑;一品豆腐中,豆腐如一朵睡莲,漂浮在高汤之上,水嫩无比。然而这只是西坝豆腐的冰山一角,普普通通的“豆腐西施”,几十种形色各异的豆腐菜都可信手拈来。
其实乐山美食是尝不完的,老嘉州的干巴牛肉、甜皮鸭、白斩鸡与川昧香肠,峨眉山的雪魔芋烧鸡、膳丝、萝卜汤、野生菌,在街头小吃中占据一壁江山的牛华麻辣烫、苏稽翘脚牛肉,每一样说开,都是讲不完的故事。而乐山人,就在这些熟悉的味道中,搭建自己日复一日的生活。
〔2〕比成都更慢的节奏
同样能在无意瞥见时令人满心温柔以待的“时过境迁”之物,在乐山还有很多。到达罗城时,正是上午晨光正好的时候。从清真西寺入街,约百多米的上节街起,两边房屋渐渐呈椭圆状分开,至有古戏楼开阔处为最宽街面达20米,然后房屋又逐步收缩靠拢,最后头结尾于高大白色的灵官庙——古街的形状恰似一条大船,遗憾的是除却鸟瞰,已没有角度可以看见这条船的全貌。
作为中国唯一的船形场镇,罗城走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曾经建城时的传闻轶事,早已分不清真假。它从历史深处驶来,周身涌动着迟暮之美。就是这样一条长廊,几百年来罗城人在这不怕雨淋日晒的“凉厅子”下喝酒、吃肉、饮茶、听小曲、掏耳朵、抽叶子烟、卖狗皮膏药,享尽了人间红尘的清福。
虽然成都人自诩懂得享受慢生活
与这里相比,还是自叹弗如
爱上生活,爱上乐山
文章编辑:乐山旅游
文章来源:综合于网络
↓↓↓点击下方原文阅读进入微社区与朋友分享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