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在这段时间里,每天都有不同的讲究,要做不同的事情,以求来年有个好兆头!
1、腊月二十九,也称小除夕,主要活动就是祭祖。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祭祖是对亲人的一种思念,尊老敬老。
2、腊月三十,除夕,也就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旧迎新的日子,主要是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守岁,一直守到晚上12点之后
3、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为了讨个吉利,一天头一件事放鞭炮,也叫“开门炮仗”。
拜年:拜年肯定必不可少啊,说吉祥话,长辈给晚辈,红包和压岁钱,走亲戚互相拜年,图个喜庆。
聚财:就是说大年初一这天,不用扫把,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4、正月初二
祭财神: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进行焚烧,供上鸡鸭鱼肉,祈求来年财源广进
姑爷节:就是姑爷要到岳母,岳父家拜年,吃饭。
5、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节期所挂门神等一并焚化,表示年已经过完,开始忙活生计
6、正月十五
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灯会:展示各种各样的花灯,喜庆,高兴的意思
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团圆圆,美满的意思
温馨小贴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