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乐山市新闻
乐山市习俗
乐山市历史
乐山市人口
乐山市美食
乐山市政治

文艺鉴赏汉阳古镇寻梦四川智库

游青神汉阳古镇,正值今年岁末的冬天,四川省散文学会的20多名作家,到青神县汉阳湖·忆村采风。那天,毛毛细雨带着丝丝寒冷,但大家游古镇的热情一点未减。

这个古镇,位于青神县南约20公里,离乐山大佛也不过26公里。它南靠龙泉山,北傍岷江,坐落于汉阳坝,从汉代得名,已有千年历史。

到达古镇大约上午十点过,我们撑伞下车,抬眼望去,两排低矮的木瓦屋把一条不宽不窄的青石板路夹在中间。由于是冬天,加之又不逢集,街上比较冷清。小街没行人,没叫卖声,更没讨价还价声。一家街边的小餐厅没有一个客人,搭建在街沿炉灶锅台上蒸笼里冒着蒸气,一块汉阳鸡的布帆在细雨中不急不慢地轻轻地飘着,与电影中的悦来客笺的旌旗一样的古朴。可行人在哪里啊,古镇,不是应该游人如织吗?我是走错了地方?古镇的味道啊,到底在哪里?

循循前行,街边的小店,依旧低矮陈旧,几张小方桌空空无人问津。一家店老板男子正在埋头忙活着,我们进店,他不像别的古镇的饭店老板那样热情招呼客人,依旧不声不响忙他的活计。是的,这儿的商业气息还不是那么浓厚,显得原生淳朴。

青神县作协廖老师的带着我们继续漫步在青石板路上。路湿湿的,一点不滑;街静静,一点见不到生机。走了那样长一段,街仍旧静静的,如此安静的古镇,好像一座在山中孤独的老村,只是少了老井老狗老人而已。街两边的门店不大不小,偶见摆放着汉阳花生、汉阳柑橘等之类的当地特产,仍旧不见顾客,也不见招揽生意的主人。

前面稀稀的几把不同颜色的雨伞在移动,我们拐过一个空空的古戏台左转,又见一条古朴的小街。街两边的木瓦房年份久远,一块古怪的牌匾吸引住我们,走近一看,是一个讲究古朴的老茶馆。竹椅子、小木方桌、茶杯茶具也泛着古味,却仍旧没人喝茶,茶馆的两名服务生坐在那儿休息闲聊。这景致若在成都,得天天爆满啊!我们坐在门前牌匾下的竹椅上用手机拍照留影。

我们再往前行,看见左边一个秤杆店,窄小房间挂着许多秤杆,地上堆积着杂七杂八的做秤的物件和工具。店老板说:由于不逢场,今天不做秤。店里一个小炉灶也没生火,看似没有一点生气,感觉更加冷清。我们迈下几步石梯,来到古镇昔日的渡口边,古镇的街尾,忽然听到叮当、叮当的铁器敲打声,转眼望去,原来是一家铁匠铺,一位四十开外的男子轮锤敲打着烧红的铁器,火星四溅,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童年。他旁边一位女子戴着口罩坐在木凳上,在砂轮上打磨铁件。廖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已有多年的铁匠铺,男子是手工艺铁器传承人,制作当地人需的弯刀、斧头、菜刀、锄头之类的生产生活用品。毛坯、火烧、锻打、磨口、淬水,千锤百炼………

我恍惚回去了小时候。那时,家乡里铁匠铺在乡场边的一个岩口上,四合院里长年累月炉火旺盛。冬天,可烤火取暖,铁匠将一口铁鼎罐放在炉灶上,蒸红苕洋芋之类的食物。夏天,铁匠赤身裸体,身上挂着一条很长很大的布围裙,汗水顺着脸往下淌,铁匠不时卷起大围裙擦通红的脸上的汗,铁铺的焠打声传得很远很远。我最喜欢到那儿玩,好想好想铁匠师傅给我打一把精美的小刀,可一直没能如愿。我只好捡了一小块剩下来的铁片拿回家在石块上磨,手磨出了血泡,也没磨成成形的小刀。如今,我收藏了一些精美的小刀。我想,可使用小刀在大自然、生活中收割的心境。

古镇有名的手工艺品还有龙头木拐杖,竹编器具等,彭家大院由于多年失修,已残墙断壁难见昔日的富足,今日的房客在门店摆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手编竹器,后院存放着许多大酒缸,酒缸外体也生着很多白菌,主人告之我们:这是他储藏的多年的老窖酒。只是他不懂:能饮酒的人的乐趣罢了。

汉阳古镇,对我而言,是我游过的三十多个见过的较为原生古朴的古镇之一。它少有现代商业气息,也见不到过多的现代建筑物。它的古,缘于没有人为破坏,也没故意大造建筑物;它的古,还在于还原了人们以往熟悉的人间烟火气息。

古镇沿袭的楼台、庭院,仍是青砖、木梁、灰瓦、四合院、吊脚楼,雕有神鸟、奇兽之类的古檐。“井字形街道构成汉阳八条老街。可再也见不到远去的水码头和来住的商贾,也不见昔日的热闹繁华的渡口。

汉阳古镇,还了一个我儿时的梦。愿它那份古朴古韵,再不要因岁月的沧桑遗失了古镇的本真!

作者简介:马玉荣,男,年11月生,重庆忠县人,现系西藏拉萨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散文学会秘书长、成都天府新区华阳作协常务副主席。曾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中国青年报》《人民陆军报》《西藏日报》《华西都市报》《前卫文学》《西南军事文学》《军嫂》等发表诗歌、散文、杂文多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zx.com/lssxw/13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