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乐山市新闻
乐山市习俗
乐山市历史
乐山市人口
乐山市美食
乐山市政治

传承乐山文脉,讲好大佛故事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4月6日)

各位讲解员、各位年轻的朋友:下午好!很高兴能在疫情向好、大佛景区有序开放之际,到大佛景区管委会来参与金牌讲解员的培训。我知道,今天在座的金牌讲解员,一部分来自于去年“三区”“践行初心,绽放青春”主题征文演讲比赛中涌现出的好苗子,学历均在本科以上;另一部分是景区政务讲解员,平日也一直在接待贵宾,所以,今天是惠风和畅,人才济济。尤其看到各位青春洋溢,阳光自信,充满活力,我是真心羡慕你们啊!对能有幸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深感欣慰。各位:何谓“金牌讲解员”?我认为关键就在这个“金”字,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炼得越久,纯度越高!说白了,作为金牌讲解员、一是要有“含金量”,就是你的讲解要有高度、深度和温度,既能传播专业知识,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还能给人以启迪和感悟;二是要有品牌形象,因为你的讲解,既代表了“三区”、也代表了咱们乐山的文旅形象!一句话,你就是乐山的形象大使!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啊!我听学员介绍,前几天的课堂上,本心法师对乌尤寺的每一处文物都讲得很深刻;邓碧清老师讲了乌尤山一座文化名山,甘良老师讲了书法经典作品选读。接下来,汪建老师要讲乐山本土历史文化,魏奕雄老师要讲乐山大佛碑刻研究;向响老师要讲《比较乐山》;熊廷华老师要讲《政务接待与礼仪》。最后,全体学员还将到敦煌、杭州去考察学习。所以,大家一定会获益匪浅。众所周知,刚才我提到的几位老师都是咱们乐山本土文化艺术界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他们都造诣精深,高步阔视;而我,刚来市上不久,对乐山历史文化的研究确实还很有限。因此,受邀以来,一直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深怕自己讲的不深、不透、不专业。所以,今天是和大家一起来进行交流探讨的,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正式开讲之前,我还想谈一下,咱们这个金牌讲解员培训讲座的重要意义。我认为,在乐山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进程中,进一步提升金牌讲解员的文化素养、讲解艺术、讲解水平,使大家牢固树立起“游客至上、服务至诚”的理念,肩负起乐山旅游形象大使的责任,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景区旅游讲解服务,营造平安和谐、舒心安心的景区旅游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乐山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乐山文旅融合发展。这应该就是举办本次培训讲座的初衷和意义。好了,闲话少说,书归正传。我今天的讲座题目是《传承乐山文脉讲好大佛故事》。首先申明,我的讲解,同前面几位专家学者有一定的不同,他们更多是从资深专业研究角度来讲授;我呢,由于长期从事基层群文工作和民间文艺活动研究和开展,习惯用“戏说”和“散打”的形式来讲,觉得更自在,更有味道。或者说,前面几位专家学者讲的呢,是城隍庙的匾——作古正经;我呢?是同大家摆“龙门阵”,是不拘一格的讲故事。我们常常讲“一个故事点亮一座城市”,我认为,用你们的金牌口才讲好了乐山大佛故事,并让你的听众喜欢听、听得懂、并因此广为传播开来,就等于是点亮了乐山这座城市。下面,我将从当好“大佛守护人”、乐山文脉与佛文化、“大佛老爷”和我的“佛缘”、关于乐山大佛的著名影视和戏剧、展望乐山大佛景区的美好明天这5个方面,同大家分享。在分享之前,我想大家已经领教够了我蹩脚的普通话,因为各位都是金牌讲解员,我的“椒盐”普通话纯粹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孔夫子门前卖《论语》,再就是我在接下来所讲的内容有不少涉及本土文化和民风民俗以及演绎味道,为使大家轻松地听,我也轻松地讲,就请大家将就听我用“普通话”加乐山话加犍为话的马踏腔为大家讲课,好不好?!一、当好“大佛守护人”

去年,乐山大佛勘测维护工作接近尾声,千年大佛“出关”在即。乐山大佛景区启动了“大佛出关,我来守护”——乐山大佛守护人全球招募公益活动,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26名“乐山大佛守护人”,为大佛保护贡献力量!当然,成为乐山大佛守护人,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前不久,也就是3月26日下午,我陪同一位美国文化公司的“海归”女士,到乐山大佛景区参观游览。非常感谢大佛景区管委会的范元元、吕丹陪同并作了精心讲解。尔后,又到凌云寺佛堂,拜访方丈、照观大和尚。照观方丈生聚佛缘,精通佛典,博闻强识,旁征博引,思域开阔,一通讲解生动有趣。正是:以心交,以神交,拈花一笑间。由此,我想到,照观方丈、范元元、吕丹这三人,其实都是“乐山大佛守护人”中的佼佼者。其中,吕丹同志,上次在三区“践行初心绽放青春”演讲比赛中,以《我是大佛守护人》为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激情演讲,讲述了自己对大佛的热爱以及甘为大佛守护人的情怀和担当,既感动人又鼓舞人,正能量爆棚,最终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她还教育她的女儿,长大后也要成为大佛守护人。当时,我就是评委之一,印象深刻。吕丹同志爱岗敬业,践行初心,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范元元同志,作为管委会党政办主任,文字功夫强,对大佛文化也有研究,讲解也有其独到之处。类似于他们这样的同志,在大佛景区工作人员中,甚至是公安、交警中还有很多,其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十分感人。好了,前面我提到照观大和尚,他早就被称颂为“中国第一大佛守护者”。5年前,由于历史原因,千年名刹年久失修,凌云寺已成危房,严重危及僧众、游客安全。照观大和尚誓发大愿,维修好古寺、守护好大佛。他殚精竭虑,自筹资金两千余万元,从寺院规划到建设细节,无不精细筹谋,从整体规划布局、设计制图、选料加工到施工建设,全部邀请当今国内最优秀的大师参与,选用最上乘材料。照观大和尚日夜操劳,为法忘躯,为打造精品寺院努力。风雨5载,如今维修工程已圆满完工,焕然一新,恢宏古朴,凌云寺成为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相匹配的精品寺院。照观大和尚对寺院了如指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非常熟悉,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大佛守护者”!所以,我认为,要成为称职的“金牌讲解员”,首先就要做好“大佛守护人”!要做好“大佛守护人”,就要热爱大佛,潜心研究大佛文化。只要是乐山人,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大佛,传承好大佛文化,讲好大佛故事。二、乐山文脉与佛文化众所周知,乐山曾是古蜀国开明部落故都。何谓“古蜀国”?这和三国时期的蜀国是有区别的。古蜀人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土著部落、也就是今天融和进五十六个民族的羌族。“古蜀国”是在商周春秋时期,距今已经两三千年;开明帝,又叫丛帝,也就是古蜀王杜灵。祭祀古蜀王“丛帝”杜灵及其前任皇帝“望帝”杜宇的陵冢,就在郫县、现在叫郫都区的“望丛祠”。大家空了可以去看一看,了解一下。那么,开明帝所在的部落,故都就在乐山。所以,乐山这个有史可查的历史至少在三千年以上。沿革至今,历史上的南安县、犍为郡、冶官县、平羌县、平羌郡、嘉州、眉州等这些地名,都同乐山的前世今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沧海桑田,花落花开,云卷云舒,如今静静地躺在乐山每个角落的一砖一木,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那么,数千年的文脉传承至今,在哪里可以得以体现呢?或者说,我们从哪里可以触摸到乐山的文脉?为此,我特别想提一提我们乐山的老城区。今天,乐山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构建项目,也是全市“挂图作战”重点文旅项目;其中,龙神祠建筑群、老霄顶古建筑群、桂花楼历史街区、乐山文庙都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此外,还有乐山的老城墙,这些都是乐山特有的历史文脉。如今,我们行走在乐山可以穿越千年。一路走来,目之所及,段段嘉州古城墙、块块古时红砂岩、条条枯藤、棵棵老树……仿佛看见了古人的影子,听见了前人的脚步声。我们应该知道,文庙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乐山延续不断的象征,承载的是博大厚重的儒家文化;龙神祠建筑群反映三江水文化以及武汉大学西迁史迹;老霄顶古建筑群是记录乐山历史的“教科书”,留下了历代文人骚客大量赞誉名篇;桂花楼历史街区是乐山市井生活、民俗风情历史画卷,呈现古嘉州不一样的人间烟火……不仅如此,唐代的王勃、李白、杜甫、岑参、司空曙、薛能、薛涛、石介,宋代的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明代的杨慎、清代的王士祯、王夫之、李调元等名人或在嘉州为官,或游嘉州都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苏轼的名句“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以及李白的名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千古传唱,脍炙人口。当然,要探寻乐山的文脉,更离不开的,则是乐山大佛“佛禅文化”,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乐山是举世闻名的佛文化之都,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所在地。乐山大佛本名凌云大佛,始凿于唐玄宗开元元年(73年),经海通禅师倡导和首凿、节度使章仇兼琼、韦皋续建,跨越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皇帝,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年)竣工,历时90年,距今已有27年的历史。弥勒石刻佛像是世界佛教艺术的瑰宝。大佛远观三峨郁秀,俯视三江浩淼,阅历千年风雨,伴随人世沧桑。乐山范围内,除了享誉世界的乐山大佛外,还有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两者并称为乐山佛教文化的双子星座,二者叠加辉映、相得益彰。此外,还有与乐山大佛毗邻的东方佛都、林隐百窟、窟藏万佛,是乐山大佛佛文化的有力延伸。以前,凌云九峰,更是峰峰有寺、峰峰有佛,盛极一时,令人叹为观止。前面,我说到拜访方丈、照观大和尚。不瞒大家讲,我和照观方丈打坐参禅,谈佛论道,前后约一小时。临别时,照观方丈夸奖我有佛性、有慧根,前世今生与佛有缘。看来,我这辈子不出家当一盘和尚,真是可惜了,也对不起照观方丈的一番循循善诱啊!谁曾想,告别方丈后,当晚回家,刚和老婆谈到自己的慧根、是棵当和尚的“好苗子”,就被老婆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哎,都是泪,都是委屈,不说了。说实话,听了照观大和尚一席谈,真的是很感动很敬仰,特别是他对佛文化的研究深入浅出,受益匪浅。在此,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当然,我没有那么高深的学问,不可能像《百家讲坛》钱文忠那样讲玄奘西游记、讲佛教十二因缘;在此,我想将佛教兴起以及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捋一捋,顺便谈一谈对各地佛教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感受与感悟。众所周知,佛教起源于印度。释迦时代,北印度有十六国,基本为君主制。此外有若干独立或半独立小国,释迦族统治的迦毗罗卫就是其一。佛的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首长之一;佛的母亲在回娘家待产途中,在无忧树下生下王子悉达多。关于悉达多诞生有很多神话。比如,说他从兜率天下凡,兜率天在《西游记》中就是孙悟空偷吃太上老君仙丹的那个地方;他的母亲梦见白象投胎;他从母亲右肋生下,空中涌泉,一凉一温浇灌母子;佛祖出生后,走了七步,步步生莲,他手指向天,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相士进宫预言他将来成佛等等。佛的母亲生子七天后去世。释迦那时生活奢侈,有暖凉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这是当时贵族阶层惯常的奢侈情况;但他因深深困扰于生死问题而出家。相传,他走到一棵菩提树下,盘膝而坐,在那里闭目沉思,静修了6年。在35岁那年,他终于想通了解脱人间痛苦的道理,创立了佛教。作为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被他的弟子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这个佛祖出家修行和菩提顿悟的故事,在无锡灵山景区的音乐史剧《吉祥颂》就以艺术形式再现,场面宏大,非常震撼。值得我们以后旅游时去看一看。前几年,我曾去灵山大佛景区以及拈花小镇去考察过几次,还在“竹林精舍”下榻体验,果然是修身养性、六根清净。公元前年2月5日,释迦牟尼为给几个弟子讲道,弟子们在几棵娑罗树之间架起了一张绳床。释迦牟尼侧身而卧,枕着右手对弟子们说,我老了,马上就要圆寂了,你们不要因为失去导师而自暴自弃,而要大力弘扬佛法,拯救世人。就在咱们旁边的东方佛都里面的卧佛雕像,表现的其实就是释迦牟尼涅槃之态。以后,人们为了怀念他对弟子的苦心教导,就在寺庙里塑造了释迦牟尼的卧像,并把释迦牟尼诞生的那天称作“浴佛节”,把他修道的那天称为“腊八节”。在中国,民间还要吃“腊八粥”。当然,“腊八节”这天对我而言,还有特别意义,因为这一天是我父亲的生日。曾有一次在父亲生日聚会上,我同父亲开玩笑说,今天是您老人家的生日,同时也是佛祖修道的日子,看来您是佛祖转世啊。谁知我父亲颠转筷子就要打我,还战战兢兢地说,你这是对佛祖极大的不敬!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以后,骨灰结成许多五光十色的颗粒,佛教把这种颗粒叫作“舍利”。后来,有八个国王分取舍利,把它珍藏在特地建造起来的高塔中供奉,以表示对释迦牟尼的景仰。这种塔用金、银玛瑙珍珠等7种宝物装饰,人称“宝塔”。在北京西山灵光寺的“佛牙塔”里据说就藏着释迦牟尼的一颗牙齿。公元世纪时,佛教传播到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今天,全世界有3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汉地(约在公元纪元前后)。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与此同时传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三大佛教系统齐备的国家: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交相辉映。不过,南传佛教只局限于云南一地,影响力有限。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影响较大的,主要还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一般的学界看法,佛教在印度本土不断发展同时向四周传播。当发展到中期大乘时期的时候,正好是大规模延丝绸之路向中原地区扩散,所以汉传佛教比较接近印度佛教的中期面貌。藏传佛教则是印度佛教发展到晚期,开始传入吐蕃地区,所以藏传佛教接近印度佛教晚期的面貌。说到藏传佛教,在西藏基本上每所藏传佛教的寺庙中,都有活佛,大寺中更可能多于一个活佛。活佛到底是什么人?简单而言,活佛就是转世高僧。讲到这里,我想起了一次很有趣的亲身经历。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就是个喜欢浪迹西部的文艺青年,一头长发披肩,背上大背包、相机、三脚架、画板,到处写生、摄影。有一次,浪迹到了甘孜藏族自治州,打算去新龙县,路过“红色佛国”色达县的一座寺庙,就进去拍照。谁知,这里并不准许拍照,寺庙的喇嘛很生气,马上把我围起来,要没收我的相机,并想要暴打我一顿。危急关头,我突然想起了我的一名朋友,于是高呼一声“千万别动手!我是新龙县满井拉色活佛的好朋友!”喇嘛们马上停下来,问清楚后,态度来了一个80度大转弯,热情接待,又是献哈达又是敬酥油茶……听起来有点像看剧,但其实这是真人真事。讲了这么多,你们可能要在心里暗暗说,上面这些究竟和咱们乐山大佛有什么关系?其实,上面这些就是对佛教文化进行溯源寻根。要知道,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正是佛教在中国极为兴盛的朝代。乐山大佛,其实是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通高7米,佛头长4.7米,头宽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我记得,少年时曾多次到大佛脚背游玩,抱佛脚,留下了很多青葱岁月的黑白照片。当然,现在都不允许啦!关于弥勒佛,在《西游记》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弥勒佛的童子黄眉老怪以“人种袋”为唐僧师徒四人设难,添了很大麻烦,后来弥勒佛出面收伏;另一次是唐僧师徒在西天取到假经书,暗中指点孙悟空的正是弥勒佛。当然,在佛家,有“纵三世佛”之说,就是以时间来划分的,即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并列为“纵三世佛”。也有“横三世佛”之说,就是以空间来划分的,中间的释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右边的药师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左边的阿弥陀佛(掌管西方极乐世界)。那么,乐山大佛为什么会是弥勒佛?要知道,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后,唐朝时达到了极盛时期。唐朝曾三次出现崇佛高潮,第一次崇佛高潮就出现在武则天时期,武则天称帝前,和尚法明,伪造《大云经》献上。经文中说武则天是西天弥勒佛下世,应取代唐朝主天下。武则天下令,将《大云经》颁布天下,并令长安,洛阳及诸州各建大云寺一所。武则天还在洛阳龙门雕造十余米高大佛像一尊,表示崇佛,以此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当时,各地为响应朝廷的号召,也建起了很多弥勒佛像。说起佛像,在中国,最著名的有“十大佛像”:江苏的灵山大佛、香港的天坛大佛、四川的乐山大佛、山西的云冈大佛、河南的龙门大佛、山东的南山大佛、海南的南海观音、山西的蒙山大佛、河南的鲁山大佛、四川的峨眉山金顶四面十方普贤金像。可见,全国“十大佛像”,乐山就有两尊:乐山大佛和金顶四面十方普贤金像。你们说,咱们乐山是不是很厉害呢!一句话,厉害了,我的乐山!还要弄明白的就是,乐山大佛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更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乐山大佛已经历了27年的风风雨雨。大家都知道关于海通造佛的故事。海通禅师其实本是个游方和尚,是唐代黔州(今贵州黔江、彭水)的一位僧人。他千里迢迢来到嘉州凌云山,只为开凿凌云大佛,在嘉峨大地上弘扬佛法。很多年来,三江水险,天降灾难,历代为众生之患。佛家慈悲,建造未来佛弥勒大像镇大江平水患,而海通就是建造未来佛弥勒大像的发起者。为了开凿大佛,海通以其“行僧”本色,化缘于江湖,募得一笔“佛财”。岂知,当时的官吏向海通禅师索贿,禅师正义凛然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并自己动手挖出自己的眼睛置于盘中奉送贪官,使得贪官祈祷忏悔,企求重新做人。具体情节,后面我还会详细地讲解。关于大佛开凿的场景。年,乐山市文化馆的国家一级美术师书画家毛明祥先生,曾耗时0年之久,创作了一幅《盛世大唐·开山造佛》国画长卷,再现和讴歌嘉州先民修凿乐山大佛的旷世伟业,全方位诠释海通造佛感天动地的传奇故事。今年春节前,我们到毛明祥先生家中开展春节慰问活动,毛明祥先生再次给我讲述了创作的艰辛历程,非常感人。《盛世大唐·开山造佛》,以黑白灰为主色调,连同书法跋文长6.43米,宽.4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画面中间是主体场景,佛头顶天立地支撑画面,周围是开凿佛像的民工。海通法师看图指挥修造乐山大佛,能工巧匠抡大锤开山、在飞檐峭壁上吊绳雕琢,石匠焠火碾钢钎,抬工、车夫搬运石材等场景跃然纸上,呈现盛唐时期先民开凿乐山大佛一派热火朝天的宏大场面。除了建筑场景,画面还呈现了海通禅师屹立大江边托盘剜眼护佛财的情景。《盛世大唐·开山造佛》大家可以去欣赏一下,更有真实感、冲击感和震撼感。当然,如果开山造佛的场景,能用5D来表现,那么游客可以去体验吊在半空凿山、脚下是惊涛骇浪,是不是很刺激呢!三、“大佛老爷”和我的“佛缘”我常常想,为什么乐山具有其独特影响力?为什么乐山的城市精神里面有“乐善至美”四个字?其实,答案就是乐山佛文化的魅力与人性的光辉,交融互炽,相得益彰!一句话,全世界只有一个乐山!全世界只有一个乐山大佛!今生不可复制,来世也不可仿造!这是万乐山人民,也是4亿中国人民的荣耀!乐山人对大佛很有感情,民间都尊称大佛是“大佛老爷”,赋予了大佛人的感情,很亲切、很朴实、很感人。是啊,27年来,“大佛老爷”就在那里坐着,默默地庇佑着三江百姓与生灵,多么感人啊!27年了,“大佛老爷”他老人家,雷打不动,风雨不改,雨雪不起!有人开玩笑,说这世上什么都不可怕,最怕的就是“大佛姥爷”某天突然站起来。为什么?因为“大佛老爷”一旦站起来,他老人家不是就要走了嘛!这也表达了乐山人对“大佛老爷”深深的依恋之情。说起大佛,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神秘事件。比如说,乐山大佛曾3次流泪、次闭眼:年,天灾人祸,粮食欠收,神州大地上许多人被活活饿死,“大佛老爷”留下了伤心的泪水;年,又持续了一年的天灾人祸,“大佛老爷”泪水怎么也止不住;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三位领袖离世,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同胞,家园被毁,,“大佛老爷”不仅哭了,还满面怒色,埋怨老天不仁慈;年,中国加入WTO、申奥成功,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大佛老爷”很开心,笑眯了眼。就拿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说,咱们乐山一共仅有3例,且都是输入病例,而且很快就就治愈出院,整个乐山没有一个乐山人被“疫魔”感染,更没有被夺去生命。乐山人说,是“大佛老爷”在庇护着我们,有他老人家在我们什么也不怕!甚至最近我还看抖音上,有洋人很羡慕地说,要想躲避新冠“疫魔”,哪里也不去,要去就去中国乐山,因为那里有“大佛老爷”罩着!看来,国外的牧师做法驱赶“疫魔”没有奏效啊!“大佛老爷”的厉害,让洋人也感受到了!当然,据科学考证,“大佛老爷”流泪其实另有玄机。因为在大佛的眼角处有排水沟,所以人们雨天在远处看大佛的时候,就会产生大佛流眼泪的假象,传说中的乐山大佛的3次流泪,只是大佛排水系统造成的假象。尽管如此,不仅乐山人,甚至外来的游客,都宁可相信“大佛老爷”显灵。比如,年8月9日,日军轰炸乐山城,给乐山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惨绝人寰。但是,不管怎么样,日军的炸弹就是丢不中“大佛老爷”身上。又比如,我曾听很多爱好摄影的朋友说起过,但凡在“大佛老爷”头顶放飞无人机拍摄,不管如何风和日丽、如何风平浪静,无人机很快就会莫名其妙地栽进江中被冲得无影无踪。再比如,在历次对大佛进行科学保护和维修,尔后举行开光仪式,都会在“大佛姥爷”头顶出现一道佛光,五彩缤纷,绚丽无比,好一会才消失。不知科学家对此作何解释?凡此种种,扑朔迷离,不仅令人着迷,更表明了乐山人对大佛的热爱,对真善美的向往。由此,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我的童年,还有我的“佛缘”。我的老家在井研县马踏老街。祖父、父亲都是民间艺人和传承人,后来父亲还成为了当地文化站长。我的父亲,热爱民间文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经常在外面张罗着表演活动,并且很爱扮演女妆角色,或者反串“仙女”“杨贵妃”什么的,在井研一直小有名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过粮食关”时期,家中常常是吃了上顿无下顿。每当等米下锅的时候,母亲总要催促在一旁拉二胡的父亲赶紧想办法。用现在年轻人的说法,就是“老公,又没米下锅啰!你看娃娃些肚皮都饿得来巴了背,你还有闲心在那儿拉胡琴……”父亲则总是边拉边唱边苦笑着高声应答母亲,“啦咪——啦咪——咪来啦——咪来啦!”在我童年记忆中,大约五六岁,父亲背上我第一次外出,用现在的话讲叫“旅游”,那时叫“走人户”。“走人户”的地点就是两个沓沓,一个就是看大佛,一个呢,是去五通桥看划龙舟“抢鸭子”。所以,那时候常听父辈讲关于大佛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比如,每当洪水季节,就常听说“天不怕,地不怕,大佛老爷洗脚最可怕”,为啥?答案很简单,一旦大佛老爷洗脚,乐山城就要淹没。参加工作后,一直在井研从事文化旅游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其实,井研一直与乐山有很多相似或者说巧合之处。如,乐山有大三江,井研就有小三江;乐山有凌云塔,井研就有三江白塔;乐山有大佛寺,井研就有千佛寺。说起这井研千佛寺,在千佛古镇古街的东岩石壁上,有佛像尊。在佛教中,9是大数,讲究“九九归一”,于是尊佛也称作“千佛”。这就是民间传说井研千佛寺的来历。传说,千佛寺和乐山大佛是两师徒修建的:徒弟修建的是乐山大佛,师父主持修建的是井研的千佛寺。师父没日没夜地忙于修建,终于修了尊佛像。徒弟几十年在外造佛未归,后来回来拜见师父,被师父问起造了多少佛像?徒弟回答只修建了一尊。师父大怒,就动手打了徒弟,并驱逐出师门。后来某一天,当师父偶然来到凌云山,突然见到如此宏伟的大佛,非常震惊。他这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徒弟,又是羞愧又是后悔,于是纵身跳进了三江之中。四、关于乐山大佛的著名影视和戏剧改革开放后,关于乐山大佛,不得不提的就是电影《神秘的大佛》。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部武侠电影。年底“杀青”,一上映便在国内引起轰动。全国电影院票房创收上亿元,那时的门票平均才二毛五一张。它开创了中国电影最早的商业模式,由刘晓庆、葛存壮、张顺生、管宗祥等主演,采用了当时的全明星阵容,是中国娱乐片的一次大胆尝试。这部电影的公映,让全国乃至全球知道了乐山这座古城和古城对面的大佛,对乐山的旅游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神秘的大佛》的拍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乐山在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是乐山人的一大骄傲。《神秘的大佛》造就了很多明星,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国际巨星、今天的不老女神刘晓庆。大家都知道,刘晓庆是第一个三次蝉联百花奖影后的女演员;她是第一个登上福布斯排行榜的中国女明星,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她就已经是亿万富翁;她是是第一个走向海外的内地女明星,主要国际成就:柏林电影节特别奖,亚美洲杰出成就奖,剑桥世界名人榜杰出华人奖。其实,刘晓庆的电影史的处女作就是《神秘的大佛》。当时她扮演的角色是卧底的家庭教师梦婕,是武术高手,善于用鞭,与葛优父亲葛存壮扮演的盗墓贼“大打出手”,身姿矫健,圈粉无数。说到刘晓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刘晓庆的初恋就在乐山。准确的说,就在井研。不相信?真有此事。今天,我可以讲,但不能外传哟。年,4岁的刘晓庆作为四川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曾经以“教学探索小分队”队员名义(其实说白了,就是文艺宣传队“采风”创作),来到井研雷畅故居(当时是作为国营农场)劳动锻炼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少女时代的刘晓庆,当时师从川音民乐系著名的潘广德教授学习扬琴并学业有成,记得她经常为我县的工农兵群众演出,不仅唱歌跳舞、她的扬琴打唱《桂花开放幸福来》脍炙人口,成了逢演必上的保留节目。据说她就在此地发生过一段朦朦胧胧的恋情。当时,芳华初露、情窦初开的刘晓庆,是井研小伙儿们的“梦中情人”。其中,有一名很有文艺范的英俊少年,暗恋刘晓庆,后来二人发展成为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谈理想谈人生“耳鬓厮磨”,是否搽出了爱情的火花,具体谁也说不清楚。后来,少年鼓足勇气,羞答答地向晓庆表白“我爱你,晓庆”,却不想遭到了婉拒;于是,一气之下,少年就纵身跳进了茫溪河……这是个绝对真实的故事。那个少年,同我一样,也是长发飘飘,戴副眼镜……哎,大家别怀疑我哟,绝对不是我,刘晓庆的初恋真不是我;更别乱传,万一传到了我老婆耳朵里,只怕进不了家门……好了,扯远了。闲话少说,书归正传。话说《神秘的大佛》在乐山拍摄期间,许多乐山本地老演员都参加了该片的拍摄。剧组主要在乐山市川剧团、乐山市歌舞剧团等挑选配角演员和群众演员,由此造就了很多乐山籍明星,并由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其中就包括当时才0岁的陈小艺和刘波。陈小艺如今已是全国著名的影视演员,但是,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她第一次上镜头是在《神秘的大佛》这部电影中。陈小艺的父亲曾是乐山川剧团演员,她从小就喜欢戏曲,并有很好的天赋。《神秘的大佛》在乐山拍摄时,剧组需要一名0岁左右的小女孩饰演梦婕(刘晓庆主演的角色)的童年时代。少年梦婕的戏份主要是练习皮鞭的场景,由于陈小艺鞭子抽得很准,便被导演选中。尽管当时影片的成本不过只有十几万元人民币,但仍然发行了近个拷贝,上座率之高前所未有。据媒体报道,在当时门票平均二毛五一张的情况下,《神秘的大佛》在全国电影院却创造了上亿元的票房。剧组为感谢乐山人民的支持,将影片带回乐山放映数十场。乐山人对自己家门口拍出的电影相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zx.com/lssxs/11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