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只好把车丢在路边,然后拎着机器往冲田的对面走,在四川话里面,“冲”大约的意思是沟谷中低地中的水田带,相对比较平缓,遮蔽物少,水流来源充足,作物受光率高,在川南即便是丘陵一带,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良田,况且这还是在半山上。说起四川浅丘或者高丘地区的地貌名称,其实也蛮有意思的,顺着沟谷的田地叫“冲”,坡脊上的土地叫做“坳”,而山间的平地就叫做“坝子”了。
岚坝这段的地形实在是太好了,依山傍水土地平阔,的确是作物生产的好地方。在下午的烘热的阳光里面,农民在田间劳作,整个大平台上一片寂静,天籁的底噪让人觉得舒适而安心。
现在田间的路已经比以前好很多,很多地方都用水泥打成了干净的小径,田间修葺的是整齐的引水渠,而不是若干年前的泥地,一到下雨泥泞不堪。路两边的旱地里种着玉米和红薯,大田里整整齐齐长着郁郁葱葱的水稻,这种盛日寻芳的感受的确是非常不错的。
从万绿丛中走到了村委会对面的半坡上,向右是一条水泥通村公路,路边是白色的房屋和高大的树木,再往前走不远,就是刘立强的杨梅地了。
这哥哥已经在这里等我们了,这是数亩地的杨梅林,土地看起来还算不错,我们接上了头,往地里走。杨梅这种东西,往往是浙江人到处找地出来种的比较多,正如在会理有很多河南人种石榴一样的。农业这个事情,和数年前也有很多的不同了,往往是一个地方的人掌握了种植技术,通过传帮带等等条件,在气候和土地条件更加合适的地方进行规模化种植,而不是我们传统理解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一般的小自然经济了。刘立强是本地人,所以我们很奇怪他为什么能够想到在这里种植杨梅呢?
他说起来也是机缘凑巧的原因把这片地种起来的,所以总之他不是浙江人跑到乐山来种杨梅的那种。而这片地也好几年了,树龄正当壮实的时候,而刘立强边走边跟我们说着他种植的品种和优势等等。
杨梅是时令水果,娇气。所以,往往一个地方吃一个地方的杨梅,四川本身并不是杨梅的大产区,而且对于四川人来说,可以吃的水果颇多,所以很多人并不在意多一种或者少一种什么水果。同时的呢,杨梅是以酸甜味为主要特征的口味,说起来也会满口流满了酸口水的感觉,所以这种水果挑人。
我们一边走,一边随手摘下书上熟透的杨梅来,虽然个头比市面上的商品个头小一些,但是口味却是酸甜适中的,这些杨梅正是杨梅的味道。然而,问题在于,杨梅太娇气了,我们怎么想法把它弄走而且能够顺利送到人们手里,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蹲在排水沟边说着,而这时候园子里来了一个说普通话的男子,身材高高大大,皮肤黝黑,带着一定已经破旧了的草帽,衣服和裤子风尘铺满的样子,热情地和刘立强打着招呼,还毫不客气地在树上去选他觉得美好的杨梅,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这让我们觉得很奇怪了,在这样天远地远的地方,一个说普通话的这样打扮的还能随便进来想吃就吃的。立强跟他很熟,两人打了招呼愉快地勾肩搭背起来。立强给他介绍了我们,说是成都过来看杨梅的,而我们也很奇怪地提起了我们的疑问。
他说他姓杨,是山东人,从山东到这里来在后山没人的湖里面养白虾。
石化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