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位
阿生车久的诗
●织布木具
发现它们的时候
是在那个废弃的杂物间
厚厚的灰尘下凄冷的面孔
如被打入冷宫的皇后
全然被世界遗忘
曾经如雄鹰展翅的织布刀满目沧桑
曾约定白首不相离的梭子,
已离开很久很久
羊毛搭建的经纬线
离开木桩后,生命也枯萎
曾经走在彝人时尚前沿的披毡
在砖混结构的墙壁上呻吟
同时被遗弃的
还有父亲拿来搓边须的竹子
轻轻一碰,怨声四起
绿茵茵的草坝子
跳动的经纬线,跳动的孩童
木具建起的织布机
一头系在木桩上
一头挂在母亲的腰间
母亲的腰一摇一晃
织出的布,白过头顶的云
孩子的手东拉西扯
布上的手掌印,比脚下的泥土还黑
温暖四季的,就是那些被孩子摸黑的布
劣质的绣花衣服
和廉价的披风在村里盛行
空气里都是刺鼻的胶味
我看见墙上的披毡
和杂物间的织布木具
终于露出笑容
几许嘲讽
几许无奈
五月(组诗)
¤听雨
一场雨
毫无预兆
远行的脚步被迫停止
打湿了孩子关于阳光的梦
百无聊懒依着妈妈
一把废弃很久的五指椅
摇着摇着,听雨入梦
从高层俯瞰,
雨滴疾驰的身姿如雪
落在窗边的却是溪流的形态
雨雾交织的小城
屏蔽世界,远方亦搁浅
斜靠小女,聆听雨声
谁家的窗口飘出琴声悠扬
弹奏的相思密集如雨
微风带来谁的故事
细碎的忧伤洒满天幕
雨落,风微凉
昨日种种,以雨的形式
洒落一地,湿润了眼睛
安静守望几十平米的家
这是我心底最温柔的避风港
亦是我幸福的源泉
和最深的爱恋
¤行走
清晨,醒在我朦胧的睡眼前
窗口文竹清脆,一汪盈盈春水!
行走,把心情装扮的美艳欢畅。
一群白鸽飞过
刺破晨雾迷蒙的天空
钻出云层的阳光
娇羞如刚回门的新娘
路旁杨柳青青
山腰农舍点点
一段行程、一副画卷
如同走入梦境
邂逅了一场蒲公英迁徙
漫天飞舞的白
毫不设防,扑面而来
我以为是六月飞雪
以为是杜鹃花瓣
我一直不知道
你是五月的宠儿
风的性情、舞动洁白的身姿
曼妙了整个初夏
艳羡你一缕清风就能带动的梦想
以及可以随心随性停留的脚步
矗立山巅,
绵延起伏的山峦
森林是翻滚的海浪
云烟是跳动的浪花
屏住呼吸,心跳亦停止
松软淡灰的天空,
弥漫在雾霭中的山河
一卷水墨画
回眸间,泪欲迷眼
背靠老树,看见炊烟袅袅
恍惚听见一阵口弦悠扬
寻觅竹笋,偶遇几只羊羔
仿佛听见一曲牧笛嘹亮
心弦莫名颤颤悠悠
偶尔听到布谷鸟的声音
粉白的洋芋花盛开在脑海
是山林的清香让自己沉醉
还是炊烟的味道让自己留恋
是羊羔碰触了心弦,
还是自己多情了山野
寻得一颗盛开的索玛
夕阳给我留了一幕柔情
我用硕大的花瓣美容
吸允花蜜
酩酊之间
任意裁剪山野
为它醉写风华
¤山野
三锅庄,是彝人可携带的火塘
Y型木架上的铝锅咕噜作响
烹饪的食物是最古老的
专属于森林的味道
山泉、森林、鸟窝、花海……
一群城市的小孩
遇见了人生第一场豪华的盛宴
奔跑、追逐、嬉闹、寻觅
这群独居的小孩
体验了人生第一次放肆的狂欢
我们有饭、有肉、有糖、有饮料……
我却看着牧童手中那块发黑的荞麦粑
和烧糊了的竹笋蘸白盐
垂涎三尺
放眼远眺,惊讶于奔跑在山间的阳光
舒展双臂,惊奇于可以拥抱的春天
看到一颗老树的年轮
把时间瓜分的零零碎碎
收藏于树心的轮轴
已经拼凑不出我完整的昨天
瞬间痴疑
偷听春天给山花许诺一场浪漫
我也给明天许了一个盛夏
阿生车久(.11-),女,彝族,。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现就职于小凉山峨边县某政法部门,小学到大学16年接受彝汉双语教学,年开始母语诗歌创作。年尝试汉语诗歌创作,作品散见于《凉山文学》《喜德拉达》《母语之乡的呼唤》《校园内外》《小凉山》《荷尔》等刊物。
第7位
邹燕的诗
●山里的嫁人女
阿妈带着我们穿过瘴气氲氤的森林
在凉山坪上起舞,阿妈的手像坡上的荆条
把庄稼和儿女磕磕绊绊带大
阿妈的手和嘴一样漏风,她将蔑视和痛楚深埋
母亲和家传的羊皮鼓一起典当给了
长着黑桃树和李子树的山寨
我记得篝火燃起的时候
坡上的花在很凉的夜里悄悄开放
我有一张只说母语的面容
在祖先面前我不敢说出叛变
那个打台球的小伙子
经常骑着马驾驭黄昏
在这样黑的夜晚你怎能摘下月亮
你想怎样做我的奴仆
凉山的荒草甸躺着深深的悲伤
你路过我家微弱的灯光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我家树梢就挂了你的马鞭
徒手拍着马儿像团火
今天你会在峡谷过夜
酒会把你灌醉,我的荷包会把你吵醒
你把荷包捏着,就像捏着了我的后腰
我打笋子也走那个方向
我牧羊子也走那个方向
那个方向象石头那样寂寞
索玛花经风一吹也朝那个方向微笑
经过一棵老树,就是你住过的旅馆
那里曾是我们丢失的地方
把房子筑在悬崖,那就是我们的天涯
把雪留住,你能打一张兽皮回来
在寂寥房子,用火塘塞住灌风的墙
这一屋子炊烟,就是我的嫁妆
向一垅麦地坦率我的乳房
把那句颜语存放于我血统纯正的内心(子宫)
我的孩子们经雪水一泡
凉山就长得硕壮而逢松
用山峰斜下的一柱夕阳把山扎紧
勒出山泉勒出岩松勒出峭壁铜质般的风霜
把羚羊豪猪和山鸡
叫男人一起搬上神灵的马车
从羊皮书上逶迤而过
●我只要我们爱到死亡
望着凉山的土埂
它们是围着凉山的一道道土墙
心中的神灵能否拧亮
土生土长的村庄
岩羊经过泉水流过
豆夹角还在胡搅蛮缠
泥路延伸着方便神灵和云落脚
种烟的土地和村庄,羊头看守着母语
木板房成为祖先的荒冢
那年李子树花开出我的18岁
我歌唱满地的洋芋花
我歌唱牛羊成群
我歌唱打情骂俏
我歌唱着凉的月光
我歌唱大山里喜怒哀乐
哥呀,你有本事就娶我回去
我不要彩礼,我只要索玛花的欢笑
吃你家的荞粑也当盛宴
喝你家的泉水也当迷魂汤
柏杨怀树扭一起石头和月亮磨成风
我要把你一身穷骨头揽过来捂成青冈成林
待我点燃希望和光明的火
我要放牧神话
我要为你做好泡水酒
我要在火糖边夜夜等你归来
我的男人,请你抛弃你的沉闷不语
我只是一梱带刺的柴禾(像一坡的苦荞)
做你今生柴干火旺的婆娘
我要把我的腰身藤一样缠在凉山
蚀空我们年青的骨头
我只要我们一起爱到死亡
●醉汉
灵魂不着急回去
它不需要米粑果腹
它不需要披毡御寒
在汉人的眼里我是被草喂大的身坯
我不适合穿衣戴帽
只能一身罩着凉山的荒芜
地里的禾苗
在贫穷中夜夜醒来
山里每粒粮食
搭救着身体和性欲
然后我才有力气走到街上
喝上一瓶啤酒
街上只有我的婆娘扭着腰肢
把我收拾到板车上
我记着我家的胡豆和苞谷
把来年的种子
换成劣质白酒与汉人的城市共同举杯
我得醉着看他们如锦繁华
买卖完所有,我只剩下
孩子们在雪地继续赤脚(赶路)
吆着牛羊
●相逢在春天
用“海莫”把一群羊子弹松
给它们喝上凉山的水和吊桥上的夕阳
山里的岁月捻揉成一条黄泥的路
(有一种背影极速遁逃)
用线陀把路绕起来
把鹰,泡水酒、烟?收拢
丢进毡子去
牧歌的皱褶,甘嫫阿妞搁淺在十字街头
祖先的歌谣长至膝下
阿妈在岩画失去重心
走回寨子的路
鸦雀无声
雪打开森林的缝隙
祖先的头颅鸣叫着风寒
我多么想做你们暖和的子孙
在森林边缘寻找我的脐带
雪或许是,风或许是
我佝偻的阿妈或许是
我多么希望我的氏族
相逢在春天!
●羊皮鼓
把头颅深埋于寨门
吃掉内脏和肉
凉山的童年围着火塘长大
山寨的风雨依稀穿戴山上的羊毛
一张羊皮把心跳关进中空
它们在阳光的太阳穴上突突地跳
每一粒粮食身披战袍
现在能否把皮子还给丰收?
只能把它的叫声或一把攀岩的小蹄儿
扔给山脊
敲击寨子硬绑绑的贫穷
和我不舍的山高水远
●夏天
阿妈,女人的腰肢遗落在古道上的铃铛
还有什么瀑布或吊桥
它们夜夜摇晃
山的月光在梦里撒开四蹄
却填不平梦中的凹凸
推开窗子,空空荡荡
一切和我想像的一样
一个低头走路的男人
把他的背影与风一起拧干
夜夜晾晒
邹燕(-),女,彝族,彝名:沙玛阿依,鲁迅文学院第13期学员,“墨舞红尘”网站特邀编辑。有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在《沫水》《三江潮》《荒原》《四川日报》《乐山日报》《三江周末》《海棠》《墨舞红尘》、“烟雨红尘”、“墨舞红尘”等报刊杂志及纯文学网站发表,并收集整理民间文学集《金口河民间文学三集成》。
第8位
千山松硕的诗
●看雨
静静的坐在孤独的角落
一阵冷冷的风吹向脸庞
透过窗口遥望
这片异乡的天空
四月的雨啊
淅淅沥沥
滴滴答答
这个季节
我又一次把双脚
悄悄地放在了火塘边
此刻耳边回旋起那首熟悉的歌曲
而你的身影却在雨的最深处
四月的雨啊
淋湿了你的影子
淋湿了我的心
于是我把心
放肆的送给了你
如果一场雨
能洗却身上的尘埃
抹去心里的伤痕
那么该是多么的快乐啊
●出行
黎明之前睡梦中--
眉头紧缩这不是第一次赶着朦胧的晨色穿梭与山间竹林车轮滚着回忆与幻想往前再往前我把躯壳放在风中任风吹散淋湿夹背的雨水此刻--没有任何言语可以表述我的感觉没有任何表情能令我微笑车轮依然往前再往前
山远了
水远了
村寨也远了
眼角挂上了怀念在这犹如黑夜的白天犹如白天的夜晚我在出行路上
●春的舞姿
三月的尾声
在一场春雨里
四月的起身
在三月的尾声里
春天的舞姿
在夜晚的雷声里
与雨同舞
与雷共鸣
三月的尾声
雨声不再滴答
耳旁响起的是猛烈
是狂热
熟睡的河流被雷声惊醒
无意间浪花朵朵
丝巾漂流
雨声太美
春姿优雅
一串串珍珠铺满大地
我的思绪
飘过雨织的帷幔
我舞蹈着的脚步
迈向远方
忘却了三月的心声
正在感悟四月的雨声
●特别的日子
特别的日子悄悄启程
不像以往
不在屋内
而在窗外
枯萎好几年的玫瑰
花蕾满枝
在清晨
在心里
在天真的信仰上
回忆的画面里:
那盏并不明亮
时常熄灭又被我点燃
然后
又悄悄熄灭的灯
离我远去远去
一片青青草原上
一朵除去绽放
没有芳香的野花
接近向我接近
特别的日子
信仰像是我忠实的鞋子
垫我高度
带我走远
那灯那野花
慢慢变小枯萎
在我的世界里
●月
我爱你
羞涩的脸庞
走进我飘渺的岁月
唱出一支属于春天的歌谣
我爱你
微微的柔风
吹响我的心房
拾起我枕下的一滩梦
我爱你
变幻的颜色
花开
还有枝头嫩叶
温暖那最初的决定
我爱你
绿洲般的色彩
心灵的长河
在多彩的轮渡上摇曳
千山松颂,女,彝族。年生于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乡大风顶村,大专文化。热爱现代诗歌与散文,深爱民族文化。文化志愿者,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马边县作家协会理事。在《大风顶》《乐山文化》《普格彝学》《喜德拉达》《岷江》《马边彝学》等发表过诗歌作品。
第9位
木从阿莎的诗
◇孤魂你陌生的面孔融入了我的心海波浪的起伏翻开我沉睡的爱恋这一世我已为你忘记伤痛孤单的灵魂一直在你心门之外徘徊纵使千百次的呼唤千百次的痛哭流涕千百次的撕心裂肺那头你石头般冰冷的心门早为别人上了千年之锁◇莲近了近了你的小船停留在了我的港湾我娇羞红了脸颊努力展示着最美的姿态给你你的手轻轻划过我的秀发眼神却飘忽不定难道我不是你最想采摘的那一朵为了这一刻我已等了五百年风起了满池的莲花都在舞蹈你把眼神抛向了别处转身离开了我只好默默目送你的背影听那随风飘落的不是凋零的花瓣是我片片破碎的心◇夜莺夜已经很深了月一直没有上来有一只夜莺它在黑夜里幽幽歌唱我在哪里我的爱在哪里从浩瀚的天空传来一个声音你在我的怀里爱在你的心里
木从阿莎(.11- ),女,彝族,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有诗作发表于《校园内外》《大风项》《此岸》等。
第10位
阿洛秀英的诗
¤心静
给自己一个空间,静静地
与空气分享喜怒哀乐
它会容我讲故事的平凡
好像是一起分享同桌的晚餐
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待它尘封
回忆聚又散晚安过每一个夜晚
¤我曾想过很多
喜欢写点东西
喜欢一笔一划的亲手写下来
证明我曾想过很多
昨天今天明天
已经发生的还未发生的
让我曾铭记于心的点点滴滴
我选择将它们停留于此
青春一去不回
我只能将它的脚印刻印在某个地方
待到哪一日想重温青春的旧梦
再翻开青春的记事本
寻找已经封藏的故事
那些琐碎的文字足以证明我曾想过很多
¤朦胧
我看到的是朦胧
拨不开云雾
像一层纱使劲地盖住我的脸
任我再睁大双眼
依然看不清
沉默不需要理由
独自遗忘过往的期待
深呼吸
继而又是一个起点
徒步旅行
我依旧期待着
在蓝天白云下
放肆的挥霍青春
什么时候
我才是另一个我
在金戈铁马的战场
击败武器战胜自己
¤飞
抬头望望天蓝色笼盖着灰色
一层又一层
嘈杂的城市音符
或许他们以为很美妙
殊不知震聋了某人
惊扰了某人的寂静
一个噩梦像一团迷雾
紧紧裹住了我们
再挣扎也无济于事
挥之不去
某人的错还是某某人的过
是非分别有何意义
逃离像一只鸟儿
远离都市繁华
只要给我一双翅膀
我既能伴着云朵
呼吸一路淡淡的清香与芬芳
携着希望与美好
飞
伸出双手感受前方的冷暖
奔跑向着希望
阿洛秀英(.12-),女,彝族,四川马边县人,现西南民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爱好:诗歌、舞蹈、音乐。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