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18个、全国第3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距今已经20年。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东麓的凌云山栖弯峰、濒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佛像是8世纪初一座依山凿成的弥勒坐佛造像,建造历时90年。通高71m,坐身高59.96m,为世界最高弥勒石刻大佛。大拂背负九项山,面向三江汇流,刻工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庄严肃穆,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壮观。佛座南北两壁,尚有唐代石刻造像90亲直,其中“净土变”龛、“三佛”宝堪称艺术佳品,极具艺术价值。
唐代崇拜弥勒佛。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武周时期,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书》,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
视频:乐山大佛航拍
建造缘起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年),三江汇流处水势凶险,经常发生洪灾,沉船事故等,是海通禅师为镇水患,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
海通禅师在大佛开工后,心怀宏愿,一衣一钵,足行千里,历经艰辛,八方募化钱财。嘉州郡守听说海通禅师手里有一大笔钱财,就带了一大批随从前来讨要。海通禅师面对威胁,毫不畏惧,他斩钉截铁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图:海通禅师像
海通禅师高傲和蔑视激怒了贪财如命的郡守,他不相信会有人有胆量挖出自己的眼珠,他恼羞成怒地说:“那你就挖出来看看!”面对寡廉鲜耻的郡守,海通禅师威严地盘腿坐定,端起一只铜盘,毫不犹豫地剜出自己的一只眼珠放在上面,默默地举到郡守面前。顿时,郡守大惊失色,吓得失魂落魄,仓皇逃下山去。
海通禅师舍己献身的浩然正气感天动地,更激发了光大人民的造就大佛的雄心。可是没等到大佛完工,海通禅师就圆寂了。海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年)完工,历时90年。
后来,在唐德宗贞元初年,西川节度使韦皋继承海通禅师未竟之业,大佛终于在贞元十九年完工。大佛建成后,水患奇迹般平定,乐山遂成鱼米之乡。
数次闭目流泪
根据相关历史记载,乐山大佛曾经数次闭眼流泪显灵,而每一次都是和当时的著名历史事件有关。
年遇上了百年难遇的三年连天的自然灾害,饿死的人数于万计,江上漂流着很多尸体,大佛不忍看这人间的悲剧,痛苦的闭上眼睛并默默的流泪。
年的时候,灾情不见好转,饿死的人继续增加,大佛悲悯苦难苍生,再一次的闭眼默默流泪。国家动用了4千万(旧币)对大佛进行清洗,但还是没有能抹去大佛眼角的泪痕!
上图:60年代记录的乐山大佛闭眼事件
年,毛、朱、周三领导俱逝,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中华大地一片悲恸,大佛再一次闭眼流泪。
瑞相频现
年龙年的时候,我国发生了几件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情:中国成功加入WTO、北京奥运会申奥成功,双喜临门,乐山大佛佛头忽现祥瑞佛光。
年5月7日上午9时43分,乐山大佛再现难得一见的“神秘光环”——佛光。乌云还未褪去的乐山大佛上空,突然出现日晕现象,刚刚升起的太阳四周闪现出一个直径约米、内红外紫的五彩光环,色彩时明时暗。千年难遇万人争睹!
新保护工程启动
在申遗成功20周年纪念仪式上,乐山大佛景区新一批遗产保护工程——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和乐山大佛窟左侧山体加固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据了解,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一期投资万元,运用当前国内最先进的监测技术、信息技术,对大佛进行全要素全方位全天候监测。乐山大佛窟左侧山体加固保护工程,总投资万元,对大佛所在山体左侧进行保护加固,以确保大佛本体和旅游安全。
从12月6日起,乐山大佛博物馆新开的乐山大佛主题展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该馆分为四个单元,讲述了乐山大佛凿造的历史背景、建造工艺、历代修缮与保护以及乐山大佛的文化精神。
内容来源
四川新闻网等
-END-
佛法融入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