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乐山市新闻
乐山市习俗
乐山市历史
乐山市人口
乐山市美食
乐山市政治

关于乐山城的十四个城门,你了解多少

公元前年开明氏部族定居青衣江流域

这便是乐山最早的雏形

战国时因地处成都以南,故称南安

北周置嘉州,隋朝更名龙游县

唐复名嘉州,直至清雍正才设立乐山县公元

“乐山”一词沿用至今

乐山从开明氏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

从北周建城,战乱丛生

又因地处三江汇流,恐有水患

于是修建城墙,设立水陆城门

今天跟小编一起看看

昔日抵御外敌、对抗水患的老城门

如今是什么样子的

1.嘉乐门

始建于清同治三年(年)是外城墙的北大门,以嘉州和乐山地名变迁合称得名。年地方政府为交通发展拓路被拆除。位于现在兴发街、大曲口交汇处。

嘉乐门旧址

2.

兴发街门

兴发门内是热闹繁华的兴发街,城门因街得名。

年的兴发街商场 张致忠摄

兴发街新貌

3.

承萱桥门

位于今日皇华台城墙,五十年代河堤未筑前,是紧临岷江边上的水码头。因从洙泗塘流入岷江小溪入江口,有一承萱桥紧靠城门而得名。

承萱桥门原址

4.

平江门

古代岷江称“平羌江”,“平羌江”又作“平江”,城门因临岷江而得名,现存“平江门”三字由清代嘉定府知事,朱庆藩提。

平江门原址

5.

高北门

嘉州城最有名的城标建筑,始建于明代,本名“北上门”后更名“迎恩门”,意为迎接皇恩圣旨的大门,又因城门地势高于城内外地面街道,经紫云街、油榨街爬坡上砍才算“进城”,故俗称“高北门”,城门之外统称“城外头”,于四十年代拆除,原址位于现在“重百”街面。

6.

拱辰门

地处顺城街内城门,城门取名意指拱卫北极星,至今旧貌残存。作者据此为题创作“古老的城门”于年参加法国“法国巴黎秋季沙龙”世界大展。

7.

人和门

位于油榨街岷江河边,设门为方便百姓挑水饮用,洗衣淘菜。现存址遗为近年维修连接平江门。取名意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

福泉门

蔚为壮观的古城楼位于于学道街的岷江河边,这是近年来在原定波门旧址上重建的福泉门,过去城内有一清澈山泉,从后山流经过街楼,学道街注入岷江,传说饮了这山泉可增福添寿,之后便把临近泉水处的“定波门”改名“福泉门”。

9.

涵春门

乐山水城,航运交通发达,岷江一线,大小城门码头鳞次栉比,繁荣可见一般,后经历年城建改造,仅存的涵春门于九十年代盲目拆除后重建。

10.

丽正门

始建于明代,最独特的是城门以“四门券交会于空心一点”的四出拱门,这种“一足踏四门”的特异建筑世所罕见,乃是嘉州古人巧夺天工的伟大创造。为镇水避灾,城门曾铸60吨铁犀一对,于年被突然暴涨的铜河大水冲走,俗称“铁牛门”。

11.

来薰门

始建于明代,旧址在沫若广场,比邻来薰门,是铜河边城墙的内凹外,城门外是一遍开阔河滩地,形成天然水运码头,上游航运下来的木材、煤炭,以及桑蚕、白腊等山货在此起运交易,繁荣一时,六十年代被拆除。

12.

育贤门

位于育贤街铜河边上,紧临丽正门。这两座水门码头都是为了沟通对岸水上交通,唐代,对岸坝上设有官学一座培才育人,故城门因此得名,现已废。

13.

瞻峨门

是古人通往峨眉、雅安、西昌必经之西大门,由于城楼地处嘉州最高位置,登楼远眺,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尽收眼底,故名“瞻峨门”,位医院。

14.

得胜门

嘉州历史上有“李兰起义”事件,为官府平定后取“得胜”凯旋之意。位于今草堂高中旁边,黄家山脚下。

历经千年风雨剥蚀

老墙老门诉说着这座文化古城的沧桑

城堤合一,防洪治水

御敌攻防为一体的数千米城墙

和二十多座水陆城门一字排开

蔚为壮观

鉴证了嘉州古人的勇敢和智慧

▍内容来源:恒旅网

▍图文编辑:新乐山(转载授权请联系)

▍商务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zx.com/lssxw/690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