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心城区龙游路的嘉定丝绸博物苑内,一件件藏品惊艳亮相,诉说着乐山与丝绸源远流长的历史。
丝绸历史与乐山/
+丝绸藏品/展示/※丝绸爱好者—周雄
说起乐山的丝绸历史,不得不提到市作家协会会员周雄。这名丝绸文化爱好者从3年前就开始广泛查阅资料、钻研考古发现、四处走访调查,研究丝绸与乐山的关系。
他创作的《嘉定丝绸赋》可谓脍炙人口。“亲亲我肤,博采灵性万物;旑旎彼此,文明光照千古。黄帝嫘祖,泽被万世千秋;蚕丛鱼凫,毕力开疆垦土。浩浩岷江奔流,羌笛一支悠悠。马革挂桑,弱女救父,千百回绕指柔;白果缫丝,兽野洪荒,衣我青衣流苏……”
周雄说,考古学家对浙江湖州的古墓进行考察时发现,中国的丝绸历史要追溯到公元前年。在古代,中国最大的蚕桑基地是四川和江苏,最大的丝绸基地在南充、苏州、杭州和湖州。成都是平原地区,而桑树适合在低丘陵地区生长,乐山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很适宜桑树生长。乐山,古称嘉定,乐字的繁体“樂”,寓意白丝产于树。作为四川蚕桑大县,乐山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业资源基础雄厚,嘉定大绸驰名中外。
丝绸之路与乐山/
+游客参观/蜀锦提花机/※乐山丝绸贸易是当地主要经济来源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是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这是所谓的北丝绸之路,而乐山与南丝绸之路关系十分密切。”在周雄看来,四川的丝绸制品从成都出发后,经乐山到宜宾,进入云南境内。这条路线中,丝绸必须经过乐山。在古代,地理条件有限,相对于陆路运输,水运更为发达。乐山三条江穿城而过,码头经济繁荣,而交通发达是靠物流支撑,乐山丝绸贸易自然成为了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
最早的南丝绸之路中,分为西、中、东三条路线,都要经过乐山,西线走雅安,中线经西昌,东线经宜宾到云南。而这三条线都是成都经乐山后的分支。“乐山蚕桑种植规模大,水路运输发达,是南丝绸之路的必由之路。”周雄说。
丝绸文化与乐山/
周雄与好友陈乐勤都对乐山丝绸文化很感兴趣,两个人坐到一起,总绕不开这个话题。陈乐勤结合乐山丝绸文化作诗一首,名为《嫘祖——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诗中写到:“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嫘祖,龙飞凤翔,在蛮荒的时期,呈现出文明的曙光,德被天下,衣被世人,万世景仰。岷江、青衣江恒古流淌,至今仍在诉说着,中华民族过往的辉煌。”
“文化与产业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透过嘉定丝绸博物苑,我们看到,丝绸文化与乐山有着深厚渊源,还有很多厚重的历史值得去挖掘,去传承。
嘉定丝绸博物苑展出的大量珍贵图片、实物及史料,再现了明清以来,乐山“锦绣之乡,绫罗之地”的繁华,讲述着乐山与丝绸的深厚渊源。
凭着对乐山的热爱,借着对文化的热情,嘉定丝绸博物苑负责人陈利和他的朋友们搜集了古今中外的丝绸藏品、珍品,不仅丰富了乐山丝绸文化,更对乐山与丝绸的关系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同时,他们用行动树立了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的示范。陈利说:“我们的初衷是想在相对熟悉的旅游行业中,做出能体现乐山本地文化的旅游产品。乐山丝绸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清朝时期的宫庭四大丝绸贡品水波绫、鹅溪绢、乌头绫、卷锦都产自乐山,乐山要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应该结合本土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