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蚕桑文化讲述农耕故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桑蚕农耕,这是田园牧歌生活中最美的日常。悠悠五千年,岁月如梭,但桑蚕丝织却从未在生活中走远。探访乐山市沙湾区碧山乡中桥村,处处都可以找到桑蚕文化的烙印,仿佛徜徉在一个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故事里。
郁郁葱葱的树林环抱着中桥村这个历史悠久的村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仿佛要把它那夺人的光彩全部掩盖起来,唯恐他人发现这隐藏的世外桃源,打破这一份随着时间沉淀遗留下来的宁静。
顺着林间小道,脚步轻缓地去找寻深处的净土,快靠近时却被路旁的一段石刻文字吸引去了目光。一直以来,中国的歌里、唱词里、水墨画里都能找到许多关于桑蚕的故事,中国人对于桑蚕文化的喜爱仿佛刻了在骨子里。
穿过绿林,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绿色迷宫里的世外桃源一下子露出了真容,灰白墙上的牌匾刻着“农耕文化体验区”七个大字,这便是这片净土的名字。
继续向右走进院子里,蚕桑文化陈列馆就坐落在东侧。远远透过门框往里看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丝绸之路线路图,从图上可以看到古嘉州是南方丝绸之路多条路线的交通枢纽。
踏进馆内,时间倒流,一切喧嚣都被隔绝在外,几台古代纺织器具把思绪拉回到千年前。织女们依靠着这些最原始的工艺,最简单的工具,把一个个紧紧缠绕的茧变幻成一匹匹千姿百态的绫罗绸缎。
一轮木制手工纺车随着织女手里的动作,不时地转动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白色的细线便慢慢从蚕茧身上慢慢剥离,很快呈现出整整齐齐的几捆。
一缕缕蚕丝编织在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小小的一捆却浓缩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静静看着这些精致的小家伙,织女们坐在纺车旁忙碌的身影又浮现在了眼前。
用手轻轻触碰这老旧的纺织器具,仍能看到一些洁白的蚕茧依附在上面,时光在指尖缓缓游走,一切都静了下来……
(作者:黄予涵;编审:乐小嘉)
“嘉廉话”投稿邮箱:jlh_wangzhan
.白癜风介绍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