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和管理办法》,经过项目所在地县级或乡镇人民政府申报、市(州)文化部门推荐、省专家组评审、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定了—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共39个,名单附后),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期3天(自公告发布之日起)。
据悉,“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由省文化厅主办,每3年一次,内容涵盖了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四大类,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美术、书法、摄影、民俗、民间文学等,旨在进一步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公示名单
延伸阅读:井研农民画
井研农民画(图据网络)
井研农民画源自于井研县当地丰富的民间生活,是一个以农村生活为创作题材的新兴绘画画种,也是一种现代新兴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表现农耕文化、农业文明为主题,描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伟大变化,表现民间传统、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讴歌农民日常生活的真、善、美,抒发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其作品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艳丽、画风质朴,饱含了农民画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审美情趣,真实反映了当代农民的生活形态和朴素感情,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半个多世纪以来,井研农民画先后盛装进京,远赴韩国,走进北大,并在5个省市区巡展,成为该县响亮的传统地方文化品牌、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省对外文化交流名片、全国农民文化艺术“一村一品”优秀项目。
夹江纸乡秧歌
夹江纸乡秧歌(图据网络)
夹江是享誉全国的“蜀纸之乡”。纸乡有史即有纸,有纸即有舞。据《纸乡县志.文化志》记载:唐天宝十八年,在晋代已于成熟的“竹纸”制作技艺涌入川中普及开来,纸乡夹江成为唐王朝的“竹纸”生产基地。到了清朝,经康熙、乾隆皇帝亲试御笔定为宫廷和科考用纸,历时余年之久。纸乡槽户、纸农奉东汉蔡伦为“纸圣”神而祭之,闲息之日,槽户、商民皆张灯火,间有管弦,演唐灯、龙灯、花灯、狮灯、扭连扭、小戏等沿街舞蹈,是为“纸乡秧歌”。
近年来,夹江县的文艺工作者想到将最具夹江地域特色的手工造竹纸技艺溶入到秧歌中。创作出以西部瓷都为题材乐曲,以竹麻号子、堂灯等夹江民间特色文艺为内容,以纸农生产手工纸的劳动过程、动作为舞蹈元素,独具地方特色的《纸乡秧歌》舞。《纸乡秧歌》集传统创新于一体,并融入了现代舞蹈时尚气息,旋律优美动听,热烈火辣,舞步奔放活泼,诙谐有趣,表现了纸乡人质朴、热情、豪放的性格,跳出了纸乡人的幸福和欢乐。
沐川草龙
沐川草龙(图据网络)
“沐川草龙”是由稻草编扎而成的一种龙灯,又被称为黄龙。沐川草龙主体由龙头、龙身和龙尾三大部分组成,其中龙头部分最为关键,主要有龙眼、龙须、齿、舌、上鄂、下鄂、龙角、胡子、鼻及火焰等。从其表现形式看,可分为礼品龙、舞龙和游龙和巨型龙四大类。沐川草龙从当年收割的稻草中精选的无斑点、呈金黄色的稻杆扎制而成,制作草龙的工艺非常复杂、精致,要采用编、织、镶、绕、缠等10多种工艺技巧;编扎一条50米的草龙10个人要用20天时间。
相传很多年以前,人们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便用稻草编扎龙灯舞耍,其龙头、龙身、龙尾、宝珠及饰品等编扎精巧。其表现形式分为游龙、舞龙、展品龙和礼品龙。年12月,沐川草龙以.8米(喻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草编龙,荣膺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陈阳路)
往期精彩回顾彭琳主持全市重点推进项目“挂图作战”总指挥部调度会,当前主要是“三着力”
六大行动十八项举措!乐山开展精神扶贫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乐山城区这段路改造完工!
香!甜!鲜!乐山最新杨梅采摘攻略,赶紧约起!
夏天来了,出汗的好处一定要知道
点赞是一种鼓励,转发是一种美德。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