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乐山市新闻
乐山市习俗
乐山市历史
乐山市人口
乐山市美食
乐山市政治

嘉州本地事乐山的袍哥

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12.html
在四川的哥老会的成员被称为袍哥,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取《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袍”之义,表示是同一袍色之哥弟;另一说是袍与胞谐音,表示有如同胞之哥弟。两种解释大致相同。袍哥会是清末民国时期四川(包括现在的重庆)、云南盛行的一种民间帮会组织,在其他地区被称为哥老会。袍哥会发源于清朝初期,盛行于民国时期,与青帮、洪门为当时的三大民间帮会组织。

袍哥会在清代的四川曾经是少部分人的秘密组织,在辛亥革命之后,它长期成为四川大多数成年男性都直接加入或间接受其控制的公开性组织。袍哥会对四川社会各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在今天也能看到它的很多痕迹。这一特点,是中国其他任何地区都从未有过的。

了解袍哥会,是了解四川近代社会的必修课。虽然袍哥已经消失了很多年,却不能说对今天的四川已完全没有影响了。以四川的方言词汇为例,袍哥无论清水浑水,都有一套内部使用的“切口”(即隐语,俗称

江湖黑话)。浑水袍哥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使用的切口有很少数至今还保留在现在的方言词汇中,如“点水”(出卖同伙)、“划盘

子”(毁人容貌)等。而清水袍哥由于人数众多,他们使用的不少“切口”在当时已不再是隐语而公开使用,逐渐成为通用的语言而保留在四川的方言中,至今还在普遍使用的如“散眼子”(散漫无组织)、“臊皮”(伤了面子)、“乘火”(顶住)、“天棒”(无法无天的人)、“吃通”(到处行得通)、“抽底火”(揭露底细)、“关火”(能起决定作用)、“落教”(按规矩办事)、“操社会”(在社会上拉帮结派)、“扎起”(大力相助或袒护)、“放黄”(失约)、“打平伙”(共同分摊伙食钱)、“肘起”(帮忙举荐)、“吃欺头”(捡便宜)、“扯地皮风”(散布流言)、“提口袋”(掌管钱

财)等等。

乐山的袍哥(源自网络)

作者:老霄顶

事先声明哈,本帖想讲的内容虽然很有意思,但是也很长,涉及的人物众多,事件的经过不但跨度大,而且头绪繁多。我又不是专业的网络写手,实际上写这个题目也绝对成不了名,所以可能是隔段时间写点,大家要是看得没兴趣,直接无视就是,要是看得还有点意思,麻烦拜托恳请跪求各位不要催哈。

  我基本上做到差不多每周至少更新一回。

  还是先说哈啥子叫做袍哥,因为这个我们的爷爷辈或者更长辈的先人熟悉得不得了的名词,离现在已经似乎很遥远了。所谓袍哥何以叫做袍哥,有多种说法,有说是取自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也有说是纪念关二爷身在曹营,但是顾念兄弟,连刘老大赠送的袍子穿旧了穿破了都一直要穿在身上的。据评书上说,关二爷在曹营十二年,那么到头来可能从外形上来看像是丐帮中人了。但是无论从哪种说法来看,袍哥总是和义气两个字挂钩在一起,所以袍哥也有个别名叫做操弟兄伙的。

作者:凌云高僧

老霄顶的沙发!支持你,相信你会把我们乐山那段历史写得很好看。顺便说一下,我曾祖父就是五通的清水袍哥大爷。

楼主:老霄顶

既然是要操弟兄伙,就必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第一、至少有两三个人凑在一起。第二、要履行拜把子的仪式。第三、哪个是兄,哪个是弟要分清楚,排行居长的发了话,弟娃们原则上要无条件服从,人前人后都要扎起。袍哥源于洪门,讲的是兄弟伙,跟青帮不同,青帮源自漕运,讲的是师徒排行。所以老爸嗨了袍哥,儿子就绝对不能也进同一个香堂,甚至根本不能出来一起嗨,要不然儿子扎个能跟老爸拜把子喃?

作者:凌云高僧

老霄顶居然在线,在线等你把今天的内容发完。

楼主:老霄顶

谢谢高僧哈。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袍哥界基本上没有形成啥子靠血缘传承的门阀世家,你这辈子嗨到了大爷甚至舵把子,你的下一代甚至连出来嗨都不准。当然也有老辈子说这是因为洪门最开始是以反清为宗旨的,逮到是砍脑壳的事情,不许出现袍哥二代,也是为了如果有了万一,一家人好歹还能留个种下来。

因此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出来嗨的基本上是起点平等,而且哪个能爬上去,从幺排嗨到大爷,必须是既有本事,应付得来场面,还要有众望,按照我们四川话来说就是维得了朋友。通常说来,如果从嗨幺排开始,嗨拢大爷,不要说淘汰率极高,即便是时间也要很多年,因此坐上大爷位置的多半是混成了精的老社会。稍微有点例外就是在其他行当干出了名堂,老爹又没有嗨过的,就可能被堂口请来壮声势,但是这种所谓一步登天的大爷通常也就是个名誉职务,不要说跟大爷比,比起嗨五排的红旗管事,实权也要小很多。

楼主:老霄顶

高僧兄,这段发完了,今天就休息了哈。

上头高僧哥子提到了清水袍哥。是的,必须要了解了何为清水,以及与它相对的浑水袍哥才能对袍哥跟现在的黑社会到底有啥子差别有个认识。简而言之,所谓清水,就是指大家一起来拜个把子,开个堂口,平时各干各的正经营生,有事坐拢在一起。其实很像现在所说的ngo组织。所谓浑水就是指要做没本钱的买卖,大家一起来当棒老二,要搞点棚子(烧房子)、拉肥猪(绑票)、抱童子(绑票小娃娃)这一系列高附加值,当然也是高风险的业务。所以清水堂口大可堂而皇之摆在城市里头,浑水堂口就只有在乡下的偏僻地带秘密建立。清水和浑水袍哥虽然走的不是一条路,但是暗地里还是声气相连,嗨清水的不方便做的事,有时就找浑水的出来当打手,反过来,要是浑水的一不小心进去了(行话叫水涨了),嗨清水的大爷也要出来充正神,当保人,尽量疏通哈关系,看能不能收拾轻松点。

接下来就要说到什么是堂口了,堂口里头又分哪几类职务了。

作者:LS冰点水

顶~~~学习了。。有意思。。。

作者:天浪星星

  坐下喝茶,听楼主讲

作者:西南笑笑生

袍哥的事离我并不远,老爸就是清水礼字堂的。

楼主:老霄顶

套用一句新闻天天报常用的串场词,我们接着说哈。

西南老哥提到他尊人是礼字堂口的,正好是接着说下去的好接头。根据在嗨袍哥之外的社会身份,袍哥大致分成仁义礼智信五种类型,但是到了民国年间,基本就是仁义礼三种了。有句话叫做“仁字的顶子,义字的银子、礼字的掟子”,所谓掟子,就是拳头,泛指武力的意思。这就是说操仁字的基本上是社会贤达,操义字的基本上是商贾中人,其他的广大人民群众就要操的是礼字袍哥。实际上,每个堂口从开山开始,就已经明确表示自己是哪种类型的,通常来说,每个码头都是三个堂口兼备,你自己要嗨的话,自然可以很准确得靠拢归队。三种堂口虽说有按仁义礼排行的老规矩,但是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等级森严,各种堂口之间,尤其是大爷之间基本上平起平坐。不过就是在公推区域内总舵把子的时候,仁字堂口的大爷由于本来的身份较高,所以被推举出来的机会更大。这也是因为总舵把子有些类似于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经常性的事务就是协调堂口间的矛盾冲突,或者做为区内袍哥的代表,跟官方交涉,尤其是去当保人,把嗨得进了号子的弟兄伙些捞出来。

楼主:老霄顶

通常说来,每个码头只能各有一个仁、义、礼的堂口。所谓码头,大致跟当时的乡管辖范围相仿。这倒不是有什么先人定下来的规矩,泰半是客观条件使然。下面要说到,要开个堂口,至少也要凑够十来个弟兄伙,比起沙家浜里面胡司令开张的门槛界限还要高。除了人以外,也还要点其他的资产收入,既要维持日常开支,接待各路拜码头的弟兄伙也不能太小气。尤其是清水袍哥,既然不能干非法业务,就必须有合法的公共生意来赚取收入,通常清水码头就是开茶馆。这就必须要考虑到当地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可以调用来大家一起嗨,茶馆又能有多少客源,这里面还必须刨去来白吃白喝的---当然,今天给人家弟兄伙白吃了,换了名声,明天你们堂口的出去才有脸去别个堂口吃白食。

以当时的情况而论,一个普通的乡场也就能够支撑得起一个礼字堂口,一个较大的乡场,也就是常说的水陆码头能够同时支撑起一个义字堂口,至于仁字堂口,除了在城市里面以外,在乐山县境内也就只有沙湾、牛华、苏稽等寥寥几个超级大镇能够操得起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既然养得起义字乃至仁字堂口,礼字堂口也就至少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支撑不止一个,而袍哥人家对出来嗨的弟兄伙开新山头,原则上也绝不能公开反对。所以在大乡场,礼字堂口就可能不止一个,到了乐山城里面,礼字堂口就基本上是几个街道就是一个了。也正因为乐山城里大爷成堆,才有必要要推个总舵把子出来。

建国初期,乐山县政府曾经对县境内各个堂口的情况作了个摸底调查,后来公布刊登在年内部发行的《乐山市史志资料》上。从上边我们可以看到三种堂口的分布基本上就是这个格局。

作者:草草一族

不错。很好看。

作者:忧郁疯狂的兔子

哥老会组织和洪门相仿,全国没有统一组织,依洪门前后五祖字号由各地自立山堂,称为“山堂水香”,同治年间开始,哥老会山堂分为“仁、义、礼、智、信”五字旗,也有分为“威、德、福、志、宣”五字旗。

作者:忧郁疯狂的兔子

山堂内部结构仿造天地会,山堂老大叫香长或者总座,内八堂才是领导核心。还有个外八堂,是执行命令的,又叫十牌、十排、十步。十排不设四和七,如果是女性,就设金凤四姐和银凤七妹。

袍哥主要帮规有十条和十款,太长了,我懒得打字。。。。。

作者:忧郁疯狂的兔子

当时乐山啥子情况我就不晓得了。。。听老宵顶摆哈乐山袍哥往事。

袍哥就是太杂太乱了,除了剃头匠不要,其他三教九流都可以吸收,走私贩毒打家劫舍的事没少做。

作者:深海鱼儿也冒泡

等倒起学知识!

作者:五里山

  既然楼主喊了不要催就不催了,但还是想早点看江湖故事,当然主要是乐山的

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些,劳大家久候了哈。在以往的网络生涯里,我很少做过发主贴的营生,所以对挖坑填坑的难度事先估计有所不足。本以为周末可以拿块时间出去填起,但实际上周末比起平时的晚上还忙,小孩要缠着讲故事、老婆要收公粮,弟兄伙些还要聚哈。现在看来周五周六晚上只怕抽不出来写帖子了,所以各位以后还是周日至周四的晚上偶尔来晃眼,说不定还能看到更新。有哥子说还没有说到乐山,是的,的确如此,因为我以前总想把袍哥是什么说得清楚点,现在看来各位对袍哥的了解超过我的预期,当然这也跟百度谷歌十分好用有莫大的关系吧。所以我接着下来就直接说乐山了。事先注明,这里的乐山是指老乐山县,也就是现在市中区、沙湾、五通桥这三个区的总和,年—年间这坨地方是县级乐山市,也就是常说的小乐山市或者乐山小市。通常而言,除了刘文彩这等超级大爷可以嗨到几个县的弟兄伙以外,舵把子总是以一个县为单位产生,这既是因为到处都有强人,一方黄鳝一方土,也是因为当时交通、通讯远没有现在发达,要嗨大爷、舵把子总要随时能把弟兄伙些叫拢在一堆。在三十年代中期老成乐路修通以前,从夹江到乐山都要走一整天,而且在修通以后,也很难随时找到足够多的汽车去装各路弟兄伙迅速机动。

当然,一个县的总舵把子通常是常居县城的,而且不是家里面树大根深、自己又确有几分本事,充其量也就操拢大爷,舵把子是不要想的。但是在前清和民初,士农工商毕竟还是铁打的格局,就算是出来一步登天,也非所谓衣冠中人缙绅先生所愿意的。袍哥真正在社会生活中上得台面,那还是到了二十年代后期,老辈的官绅名士或者日脱,或者年事太高不问世事以后的事情。也要到了这个时候,操大爷操舵把子才好拿得出来当回光荣的事情来说。所以目前关于乐山城袍哥的文字记载,也就大致从那个时候开始。据现在看到的材料来看,大致有这么几个人被说成是干过乐山城—也是乐山县的舵把子(当然舵把子通常是仁字堂口的大爷)。他们是杜正堂、欧阳璧、刘裕洲、徐光普、李成林、王连镔、王子明、郭开鑫、周瑞麟、郭开鑫。但是这些材料都是事后追忆,甚至转了n次手的。在事件描叙和使用的概念上都未必正确,其中欧阳璧事迹不显,周瑞麟、李成林、王连镔可以确证只是堂口大爷而已,说他们是舵把子估计是因为解放后被镇压了,有关部门为了“扩大”成绩,所以抬举了他们。郭开鑫是郭沫若的堂兄(老郭自己本名开贞,是大排行老八),可能也就是郭老自传里面给他造成性启蒙暗示的三嫂子的老公郭三老师。郭家倒确实是袍哥界的世家,据郭老自传里说他的祖父外号金面大王,在铜河一带能号召起两三万人来。所谓袍哥的儿子不许嗨袍哥,是指老爷老把子还在的时候,等到老辈子不在了,再出来找同辈人一起嗨倒是可以的。

但是铜河沿岸在乐山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版图中向来是边疆地带,所以郭三老师的舵把子可能也只是沙湾一带的私相授受,未必得到全县弟兄伙的承认。顺便说下,铜河一带出强人出歪人倒是历来有传统,近者如小娃子,远者如安谷刘钊都是从这里起家的。但是比起府河流域的来,势力总是要差那么一些。王子明是民国时期乐山县出的最大的官王陵基的二哥,王家原来是在板桥乡,后来才搬到城里来的,王家老宅后来被划进了老军分区大院。很可惜最近被拆掉了。根据各方面的材料来看,王子明是好道的,是明道堂的会长,连嗨没嗨袍哥都不好说。更况且他其实长年大半时间待在成都,要当舵把子,首要的条件就是是坐地户。所以估计即便他真有这个头衔,也是弟兄伙些送给他的荣誉衔。

真正可以确证既有舵把子头衔,又能管得了事,还愿意管事的其实就是杜正堂、刘裕洲、徐光普三个人而已,尤其是前两个,可以说他们是二十年代到解放为止,乐山袍哥界公认的两大领袖,他们具体的活跃的年代上下限不是很清楚,但是从两人的岁数和背景来看,应该是杜正堂先坐上这把坐起来很行世,但是也不是哈巴哈的人能坐敢走的交椅。

楼主:老霄顶

从现存的文献看来,杜正堂掌舵管事应该是在二十年代中期到三十年代后期,此后大致上就进入了刘裕洲时期。杜大爷何以会在这一时期成为舵把子,又何以会在三十年代后期逐渐退出,既与他的年龄比刘大爷要大有关,也是同时期内乐山乃至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有莫大的关系。杜正堂能坐上这把交椅,当然直接得益于他的家族背景。这些年似乎“世家”、“名门”成了某些人很想往自己脸上贴的金片片。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也许是乐山最多还是中等城市,在全国版图内也并不很重要,所以还没得什么乐山人出来拿我是某某家的招摇过市。文史学者们在讲叙过往,也往往只讲器物遗迹,而少有讲到人事,其实不了解各个时期的人事状况,也就谈不上真正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以往乐山城家喻户晓的各个世家,名声早已淹没在时间长河中。现在时而被提及的也就是郭家和德星隆杨家而已,尤其是前两年所谓的杨家老宅被炒做的时候。实际上除去郭家一直都在沙湾不算,在解放前,地位影响绝不下于,甚至还高出直到解放前夕,始终还主要是商贾家族的杨家的,还有那么好几家。这些家族通常都是枝繁叶茂,但是还聚族而居。所以时人也常用地名来称呼他们,除了杨家和王家(当时被称为府堂王家以外),还有桂花楼杜家、玉堂街黄家、学道街林家、游家、鼓楼街任家、王浩儿陈家(或者又叫挂榜山陈家),这些家族在乐山的当时地位真有些仿佛东晋南朝时期建业的王郗谢庾了。说到这里又打岔了,赶紧收拢,以后有机会再专门写哈这几家的故事吧。这里只稍微提一下,被公认为当代中国第一比丘尼的隆莲老上师就出身于游家。

何况老杜他们这支队伍又是名正言顺的合法民团,民团训练好了又枪弹充足,出队打棒老二那是天经地义又顺理成章。这么几个月搞下来,周边的棒老二们,尤其是对堂口上的各位爷动过手的那些棚子自然就很恐慌了。但是接下来的这个中秋节,乐山县城周边百把里的大小棚子都相继收到了合绪公送来的节礼,当然其中有很大部分是转了手才送到的,随礼还有杜大爷的亲笔信,信里的话很客气,说是我们这伙人现在也出来嗨了,大家不管清水浑水,总之都是弟兄伙,以后多照应着点嘛。各位弟兄要是进城来耍,就事先通知声嘛。要知道这些棚子可是大有设在深山老林的,为数也颇多,但是老杜却能摸得一清二楚。这说明了什么?只要不是胎神,个个都明白。于是各路棚子在收到礼物之后,纷纷通过各种方式给合绪公堂口表态,以后一定要给杜大爷扎起,至少绝对不动你们堂口的货。就这样,老杜一下子就既把清水袍哥维起了,又把浑水袍哥弄住了,还拉了支队伍起来。不到半年的功夫,杜大爷的名头在乐山县的码头上就打得很响了。

楼主:老霄顶

先这样子来算是赔罪哈,这周内肯定至少更新三回。

楼主:老霄顶

今晚上多写点

楼主:老霄顶

在老杜带头下,堂口搞的另一件事情是发起恢复炎帝会,这应该是在民国十二年左右的事情。炎帝会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乐山县城最大的民间赛会,历史最晚也可以追溯到清初。极盛时的规模之大、动员之广远非后来的龙舟会、大佛节可以望其项背。大概可以和成都的二月花朝有得一拼。顾名思义,炎帝会是以迎奉神农炎帝为主神,乐山城内最多的时候有五座炎帝庙,其中最大的一尊号称大老爷,以泌水院为正衙,以陕西街万佛寺为行宫。每逢每年农历五月初大老爷出会之时,全城二十几座神庙的神像都要统统出巡陪行。炎帝会在清末达到极盛,每年都是由这二十几座神庙的香会轮流主办,府县官员也要出于神道设教的目的出来捧场。但是入民国以后,虽然科教普及尚待时日,民国官员也不大好意思公开参与这种活动,各个香会又逐渐解体,炎帝会也就暂停了几年。

楼主:老霄顶

但是到了这一年,老杜他们堂口却主动出来发起恢复,所需的费用都是由堂口的弟兄伙赞助的,诸如职业神棍、纸火铺老板等相关产业人士当然望风景从。但是搞法跟以前却有所不同。由于香会都差不多散了伙,所以是由各街的袍哥堂口出来负责迎神、请香、游街、回神这通事务。

老杜他们这样做当然不是亏本买卖。首先、赶炎帝会本来就是乐山的民俗,每年办会时不但周边乡镇县份,就连北到仁寿、南到宜宾、东到富顺、西到雅安的都有上万人次来看热闹,人气就是商机。别忘了老杜的这帮弟兄伙都是干什么营生的,虽说是出了不少,但是那十来天乐山全城人山人海,他们赚回来的又岂止是翻倍?据说当时德星隆设在玉堂街的门市连洋伞都卖出去上万把,自然老杜自己的米铺生意也好得不消说,这一来就把堂口上的弟兄伙更加维拢了。

其次,其实也许是更重要的,就是老杜此举给其他堂口的大爷也带来了发财的机会。上边说过当时乐山全城有神庙二三十座,基本上是每条街都有一个。这些庙子非佛非道非基督非清真,建起来的时候基本上是民间捐款,建起来以后也一直没得明确的产权归属。在前清年间,原本是由各路办皇会的香会分头把持,但是现在皇帝都没得了,香会自然就散伙了,各座庙子基本上都是无人看管、大门紧锁,但只要打开门,烧香的还是会络绎而至。

但是拿啥子理由来把它们接管打开、进而打来吃起呢?其实各路堂口早就对各自地盘内的这块潜在财源觊觎已久,却总找不出个名堂。老杜的倡议正中他们下怀,于是经此一役,各路堂口就麻麻扎扎但是顺理成章得接管了所在区域内的庙子,并且重新派人看庙守门,当然庙门大开的同时,香火钱究竟流向了哪里也就问都不须去问了。

这样一来,神仙又得了香火,烧香的又有了方便的去处,各堂口的大爷也得了好处,皆大欢喜之下不免一致认可杜大爷是大善人,老杜他们堂口这一下子就在袍哥界树立了德望。

作者:kjcorn

等啊等啊等啊等

作者:LS冰点水

有一段时间没看了。。。老宵顶,辛苦了哈。。。再养肥点看。。。

楼主:老霄顶

各位哥子妹子,实在对不起,这三个月来实在太忙,一直没有心思好好写贴子的。

从即日起开始填坑。

楼主:老霄顶

  袍哥在四川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但是一直是以堂口为单位存在。此前所谓某某总舵把子其实只是在本地各堂口大爷里面较为资深,较为威望,其他大爷较为卖他面子的而已。至少在乐山这个地方,还从来没有出现位居堂口之上,对各堂之间的纠纷、事务有名正言顺的裁度权的正式组织。愚以为原因有二:其一、毕竟袍哥原本是为反清复明创立的,要干的是砍脑壳的事情。在没有把握翻动全局之前,把规模搞大了反而树大招风,而且容易出叛徒。还是以堂口为单位分头行事为好,反正哪天旗杆要是竖起来了,无论是像刘邦、刘秀那样由弟兄们推举,还是像慕容家族那样自己内伙子人先火拼,都不愁找不出老大来。其二、正如上所述,嗨袍哥在民国十年以前还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而且各个堂口都是一方土养一方黄鳝,哪个又能比哪个强好多。但是时至民国十一年。老杜以如此来头,又几件事情做下来,在乐山袍哥界已是论德论力,都压倒群雄,所缺的就是一个名分而已了。

前几天害怕原来的密码太简单,遭盗号,结果改完了复杂的过后,自己都搞忘记求。好在没得没得哪个妹儿跟我有悄悄话的留在私信信箱头的哈。现在用的这个,就是早就注册好了,拿来备用的,现在就开始用嘛。

时间好快喔,一发式就是要四年了,最近还是来填坑,这回还是填完了算了。这四年来,跟这个话题有关的事情,莫过于杜道生老先生过世了,岁肯定算是高寿中的高寿了。当然,自从老人家一过生,乐山任谁那个卡卡角角头,都平地冒出来一堆人,自称跟他有亲有故,曾经登门拜见,还和他谈学论道的。前三皇,后五帝,说得热闹得很。但是很可惜,多半是扯草草来揍自己的芭笼的。老人家自从九十五岁过后,身体就很不好了,到去世前夕,记忆已经消退得差不多了。写字都是比照到来要字的人自己的样子,写--其实更确切说,是画出来的--手已经握不稳了喃嘛。至于有些还算有点名气的,从乐山出去的人,俨然写文章说去年子还跟他讨论过学问,那就应了句乐山老话--扯啥子白喔!

为啥子说到道老喃?除了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正式彻底离开了我们,还有件跟上文所说的杜大爷相关的事情。就是现在高北门上头那座杜家老宅。现在据说有些人想编来整啥子纪念馆,好给自己开道场用。其实那个房子,根本就不是道老几兄弟的老宅子,那恰恰就是操袍哥的杜大爷和他兄弟杜少棠那房人的。这也算是跟文章主题靠回来了吧。

上面有朋友提到郭沫若的辈分。大致情况是这样的,老郭在他外公家那边,是跟杜少棠、杜正堂一辈的,就是比道老他们要高一辈。所以说道老的大哥二哥,在跟这个小表叔同窗的时候,好多次是哭笑不得。为啥子喃?当时同学间流行拜把子,只要三两句说来高兴了,马上就结义,其实这也算是操袍哥的变种。开学没得好久,老郭就跟全班大部分同学都结拜了。至于里头有没得,有多少基情,就难得说了。但是既然是亲戚,又差了辈分,又扎个能跟表叔拜把子喃?所以说,几乎全班同学都成了他们两兄弟的老辈子,虽说当不得真,但是面子上总是哪个。后来到年,乐山召开第一次郭沫若学术研讨会,道老的二哥还健在,就请起去发言。老人家除了“他很聪明"以外,基本啥子都没说。据说下来才讲了老实龙门阵,那个时候郭沫若是混混儿喃嘛,像街娃儿的很,我扎个好说啥子喃。

作者:老霄顶1

当初我们说到了杜大爷在袍哥群体里头,尤其是在大爷群体里头,迅速树立了威信。按照通常的顺序,接下来就该说他如何被推举成全乐山县的总瓢把子了三。当然,武侠小说读得多的朋友,可能会联想起这样的场景:在一个广场上,最好还是在啥子名山大川里头,高高地搭起台子,树起旗子,底下站满了弟兄伙。然后大爷头戴高帽,身穿长袍,飞身上台,跟到起台下就一片推金山倒玉柱“文成武德,一统江湖,圣大爷万岁万岁万万岁。。。。”且慢,这是在拍笑傲江湖哈,不是历史中真正发生过的事情。实际上,大概从民国十一二年开始,杜大爷就是事实上全城的总舵把子了,但似乎从来没有举行过啥子仪式。理由不难理解,毕竟袍哥还不是正式的权力组织,哪能说拉到广场上会堂里开大会喃?何况树大招风的道理,哪个又不晓得?就说是现在被渲染得神乎其神的杜月笙,当年在上海滩上搞个堂口,也取名叫做恒社,英文名称叫constantclub,自己还没有直接出面。要是整些弟兄伙就搞成登基一样,那不叫出来嗨,叫造反。

但是的但是,杜大爷的地位,事实上就是确立了。全县各路弟兄伙,从此以后没得不听他招呼的。举个例子来说,民国十九年,传度方丈,也就是我们乐山人极其熟悉,也极受尊敬的遍能老和尚的师父,重建乌尤寺。那可是当年乐山的一件大事,也是各界人士,包括各大世家、各个堂口大显身手的上好机会。这里面,杜家和胡家就出了大力气,修大殿用的楠木就是杜家场祖坟山上砍的。那个时候,全城的各个堂口都派了弟兄伙去出义工,帮到起搬材料卸船上山,帮到起看守工地。这种场景,直到年一夜打通半边街的时候,才在乐山重新出现,当然,我们乐山人记得更清楚的,应该是七十年代初建岷江一桥的时候,家家户户要派任务锤石头儿。但那都是国家任务,当年乌尤寺院工程可是民间自发的。

作者:老霄顶1

  先预告一下,等把这个坑儿填完,大概需要两个月时间。我就准备写新帖子,名字初步定为“旧时乐山的大户人家”,把任家、黄家、杜家、胡家、杨家、汪家、高家、王家。。。,这十多个世家的故事拿来摆哈,郭家放在里头,都算是没啥子根底的暴发户了。其实,这也是为啥子要来填旧坑的主要理由。旧的不全,又怎有脸说新的喃。

作者:龙巧凌妍

吉林市人,打算年参加养老保险,之前一直未缴纳,想济南市平阴县城常海龙谁认识是什么一个人

福建石狮地摊创业群欢迎有创业梦想的朋友加如何知道和证实巴哈马公司的董事及股东资料?

年12月18日内蒙招生考试信息网打不开怎么需要?农村养十只羊能赚钱吗,养一只羊的平均成本是多少?河北

我在山西(冬季较冷)想建一个小型养猪场。厂房用塑料大我一朋友在湖北麻城买了一块地方,找项目

大学一个认识的老师,帮我发了篇文章在江苏农业科学,汇我也想在家乡开一家卖麻辣烫和粉的小吃店,可是不知道去

江苏大学生创业,我是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资格证对在湖南怎样成立一个贸易公司?

宁波有什么好吃的店,最好是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店公司注册需要注意什么?有哪些该注意的吗?

台湾中串美食便当店,在广东省有没有加盟的?江西抚州南丰投资什么好

我是河北张家口市的,我想开一家中、小型超市发该怎样申女装那么多,加盟什么好的女装品牌好啊?

我想开个电玩专卖店,在陕西渭南这样的城市合适吗?网上开店电器退货怎么处理

我想转别人的洗车房,请问需要注意些什么?营业执照必须义乌卓创百货信誉怎么样?本人想加盟他们那个10元精品店。

想加盟麻辣烫连锁店,什么牌子比较好?做店长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比如怎么约束员工之类的

想注册一个即墨公司,有没有比较不错的公司,给介绍我门地处陕西商咯,每年有大量板栗,色泽光润,味道独特

在临沂寻找创业商机,有创业成功者可不可以分享一下经验在服装批发城里租个门面自己做服装批发生意,需要哪些手续?

铁厂、原生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石化集团那些地方需河北省kappa加盟费多少

我想开家个人广告店。但不知道位置该选在什么地段比较好你好,我想做匡威加盟。看到了你的回帖,你能告诉我福建

窗帘加盟什么牌子好?易可纺怎么样?我想加盟餐饮连锁加盟有什么好处吗???

济南钢铁集团怎么样?在济南龙大冷鲜肉加盟好做吗?请各位高手指教。

里进货最好最便宜呢?现在很迷茫,不知道去哪个地方进城里有家只有一间门面的小杂货铺缩句

如何在网上开一个店?我想在库尔勒开一家名牌服装店,50平米左右地段要好,大

想去学个美甲怎么样?在内蒙开个美甲店行吗?湖南省发改委立项项目申请表和立项备案表哪里有。

真实彪戈尔什么样的?急急急啊我想加盟彪戈尔集团。pizza用奶酪在哪里能进货

写着写着,不免又想到了一个以前还真没怎么   上回说到老杜为新开的堂口搞到了合法持枪的名分和枪支,人手更是不成问题。但是护商队组织起来了,总也不能三天两头得跟扯棚子的浑水堂口接火三。一来杀人一千,自损八百;二来于公于私也犯不着结下那么多冤家。其实武力最管用的时候就是它被作为威慑力量使用的时候,但是又如何威慑得了呢?当时老杜是这样做的,每隔半个月,就拉起入了堂口的肥实商家和护商队,百十号人一起出城操练,当时乐山城很小,空坝却不少。老杜他们那支队伍的公开训练地点有三个:西湖塘坝子---就是现在师院老区的操场,黄家山坝子---当时新村还是荒山,现在的文化局那托是靠山的空地;白门桥坝子,大概就是现在牛耳桥市场那里。这三处地方每回是轮流走。地点和时间的选择都是大有道理,这三处地方分别在不同的方向,走一轮下来可以保证让全城人士,当然也包括进城来耍的浑水大爷、跟浑水勾结起的内鬼看到。而且每次频频胖胖得打上几百发,对于能够合法买到平价弹药的本堂口肥实户来说,也就是多抬个炮而已。但是对于那些既是穷得必须去当棒老二,又没办法稳定搞到弹药的浑水弟兄来说,震慑力度只怕不下于目睹了大阅兵。

(文章來自网络论坛)

注:对“袍哥”这个名称,说法不一:读书人说,是根据《诗经》上“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含义来的,这是读书人好拉远古,不足为据;袍哥们自己说是根据《三国演义》来说:关二爷被逼降曹后,曹操奖予很多金银财帛,他一概不收,只收了一件锦袍,平时很少穿着,有事穿上,却要把旧袍罩在外面,曹操问他原因,关二爷说:“旧袍是我大哥玄德赐的,受了丞相的新袍,不敢忘我大哥的旧袍”。因此,这个袍哥组织,老名称又叫“汉留”,含义就是从汉朝遗留下来的精神气节。明末清初的志士顾炎武、王船山、曾耀祖等人,暗中联合志同道合的汉族人,搞民间秘密组织,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这种民间组织,一直深入社会下层,蕴藏着潜在力量。故世俗有云:‘你穿红来我穿红,大家服色一般同。你穿黑来我穿黑,咱们都是一个色。’即此义也”(《汉留全史》第36页)。

看来袍哥组织,起源于明末清初,发展于清朝末年,泛滥于民国时代,是比较实际可靠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zx.com/lssms/6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