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早知道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之处的凌云山栖鸾峰。最近四川省因连日豪雨引发河水暴涨,导致乐山大佛的观景平台被淹没,佛脚也浸于水中。在乐山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谚:“洗脚尖,洪水淹。”意思是说,如果河水涨到了乐山大佛的脚尖,那么四川必将遭遇特大的洪涝灾害。因此民间纷纷猜测:“佛脚被淹”或预兆着将有大事发生。那么话说回来,这历经千年的乐山大佛当初是因何而建的呢?
镇伏水患乐山大佛的由来与传说
乐山大佛始凿于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年),历时九十余年方建成,建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
据说,当时三江合流的江水直冲凌云山脚,水势凶猛,势不可挡,过往船只经常发生船难。凌云寺的老和尚海通眼看船毁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势如此猖獗,必有水怪作妖。于是他发愿开凿佛像,欲仰仗无边佛法之力降服水怪,保佑人船平安。
海通和尚千辛万苦,四处化缘筹得资金开凿佛像。据《佛祖统纪》所述,当时海通开凿的场面极为壮观,“人夫竞力,千锤齐奋,大石雷坠,伏螭潜骇,巨谷将盈,水怪易空”。
然而,当地郡守见海通和尚集款便陷害他,以敲诈钱财。海通和尚断然拒绝,怒目呵斥道:“目可自剜,佛财难得!”为表自己护法的决心,海通和尚挖掉自己的双眼,盛于瓷盘中,亲自送给官吏。
当大佛修到肩部时,海通和尚就圆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顿了下来。
约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自捐俸金二十万两,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经费,朝廷特赐当地的麻盐税款,充作造佛经费。
当修到大佛的膝盖处时,章仇兼琼因造佛有功,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因此,修造大佛的工程又被迫停顿。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自捐俸金五十万两,征集工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九十余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这里再提一个乐山三佛的传说,据乐山《太平镇志》记载,传说一日,一团云雾从天而降,云中一僧人娓娓而谈曰:四川有佛三尊,为三兄弟,大佛在乐山洗脚,二佛在荣县睡觉,三佛在此地坐看千佛(太平寺对岸的千佛崖),话毕,化青烟而去。
乐山大佛所在的乌龙山和凌云山体本身就是一尊硕大无比的天然睡佛。远远望去,乌龙山如为佛首,眉眼清晰可见;凌云山为佛身,远观自然分明。这尊天然睡佛早已存在了千万年,但从未有人悟出,直到年5月11日广东顺德老农潘鸿忠于无意中摄得一张照片,才赫然发现“山形如佛身仰卧”。
而乐山大佛正好端坐在“巨型睡佛”腋部的深坳处,似乎正应了唐代雕佛者寓意的“心即是佛”和古代民间“圣人出于腋下”之说,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