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乐山市新闻
乐山市习俗
乐山市历史
乐山市人口
乐山市美食
乐山市政治

探索乐山最佳的时间,是傍晚

你好,我是小町。

对于城市探索者来说,傍晚之后的时间才是弥足珍贵的。当景区开始陆续闭门谢客,关于本地生活的小细节和小心思开始涌现出来。

说起中国最会享受生活的城市,大概非成都人莫属,而生活在成都的人,讲究去乐山过个巴适的周末。

不妨从傍晚开始,用数个小时重新打量乐山,处处都意趣十足。

撰文

张琳

图片

乐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16-18点寻找老乐山的记忆

乐山古称嘉州、嘉定州,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合之处,建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周(约公元前年),这座城池的繁华曾令杜甫由衷赞道“嘉州酒重花绕楼”,也让宋代的邵博称赞它“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

在近几十年城市化高速发展中,乐山的变化日新月异,老城的岁月保留在了为数不多的老街上,如同城市的年轮。探索老街最佳的时间是傍晚,太阳西沉,为老街蒙上一层斑驳的色彩,这个时候做工、放学的回来,公园里喝茶、摆龙门阵和开嗓唱川剧的大爷也陆续往家走,这个时候的街边最热闹。

乐山城曾经有完整的城墙和14座城门,沿河曾设水陆城门。乐山有一条为数不多的老街叫顺城街,顾名思义是顺着城墙的街道,具体指的是顺着拱辰门的一条街,街又被分为两段,北边一段便称上顺城街,南段称下顺城街。

这段城墙原本是内城的城墙,年因要“创兴市政,新修马路”而拆除,如今孤零零地保留下来了拱辰门。拱辰门原名“崇明门”,清代时改名拱辰门,意指拱卫北极星。拱辰门被保存了下来,由于历史上多次整修路面致使地基抬高,如今的拱辰门显得低矮,最神奇的是城门上方长出了一颗老树,庞杂的根系就攀附在城墙表面。

在乐山的老城有一个老霄顶,这里以前是眺望乐山城的制高点。古人游嘉州,必去老霄顶,在山顶眺望整个嘉州城,再赋诗一首,成为当时文人墨客必打卡的景点。

以老霄顶为中心的老城区还保留有不少老街,在高北门通往老霄顶明城墙的地方有个叫桂花楼巷,这里保留有一段长米的明代古城墙,是乐山目前最为完整的一段古城墙。

城墙一旁的有两座百年民居——杜家大院和帅家大院,堪称古嘉州建筑的经典。杜家大院是一座典型的川西南二进堂四合院,院子正对着古城墙,杜家是乐山城里的一门望族,杜立斋的8个儿子事迹为乐山人津津乐道。

从老霄顶往水西门走还会路过一条老街——陕西街。乐山当时这个水陆码头吸引了大批秦晋商人,在此建立起了秦晋会馆,其中又以陕西人影响力大,久而久之陕西街的名号就叫开了。

陕西街已经没有太多古迹,但可以去附近的乐山文庙看看,从陕西街步行至文庙大约十来分钟。抗日战争年代,武汉大学西迁到乐山,本部就设在了文庙,一些学院则分散在陕西街等周边的小巷中。

18-20点街头寻味

如果说成都是美食之都,那么乐山则是成都的后厨房,四川境内流传的一句谚语“食在四川,味在乐山”,大致也是这个意思。在川菜菜系中,又可细分为上河帮、下河帮和小河帮,乐山距离成都不过百余公里,与成都同属上河帮菜系。

久居乐山的人大多看不上成都的美食,认为那里不过是全省小吃大荟萃而已,要细数上河帮的正统之味,还是乐山。

上河帮最大的特点是亲民,小吃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是翘脚牛肉,据传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苏稽镇的人杀完牛后都把牛杂扔到河里,一位老中医把牛杂捡回洗净,放在有中草药的汤锅煮泡,发现汤汁鲜美,又有防治疾病的功效,于是吸引了众多人前来品尝。翘脚牛肉的发扬离不开码头工人。

乐山坐落在三江汇流之处,在多山地的巴蜀大地,水运是经济的命脉。嘉州城曾有9个码头,兴旺时码头停泊着千艘船只。繁重的劳动让码头工人们需要补充体力的吃食,荤食、重油重盐,且经济实惠的翘脚牛肉就备受青睐。当年码头边上有多家专做翘脚牛肉的店,熬煮着牛杂碎的大锅一字排开。

由于是路边摊,少桌凳,不少食客就翘起脚抱着碗吃,久而久之食客的形象“代言”了这种美食。翘脚的姿态并不雅,但乐山人唯独欣赏翘着脚,敞开怀大吃的这一份自在与随意。翘脚牛肉如今已经成为乐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吃正宗的翘脚牛肉还是得去苏稽,那里有很多开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店。

钵钵鸡也是乐山的地方小吃,近些年来它的变异体纷纷“占领”中国北方的城市。钵钵是瓦罐的意思,在乐山吃钵钵鸡会选用绘有花纹的瓷制罐子。钵钵鸡和冷锅串串有些像,用土鸡身上的各个部位,鸡肉、鸡肝、鸡心、鸡翅等等做成串串,也有用蔬菜做素串,将串串煮熟后放到汤汁里浸泡入味。

乐山钵钵鸡的汤底一般有两种,红油和藤椒。红油以香辣为主,有股油香,藤椒味入口清爽,以麻为主,峨眉山特产的藤椒油也加持了这种麻香浓郁的口感。钵钵鸡还有白味的汤底,适合口味比较清淡的老人和小孩。

20-22点大佛的别样玩法

乐山曾经是东方佛都,曾有学者考证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在东汉时期传入四川。在佛教传入四川的初期,最初的表现形式是墓葬的造像,在乐山崖墓、彭山崖墓内发现的陶制佛像,据考证这些是汉代的佛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巴蜀大地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四川境内保留下来的摩崖造像中,部分就开凿于南北朝和隋代。

四川的摩崖造像是中国佛教美术史上重要组成环节,数量之多,在全省个市、县、区中都有比较集中的石窟和摩崖造像。若是绘制四川摩崖造像分布图的话,乐山大佛恰好处于中心位置。

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是佛教文化与佛教艺术在乐山完美地展现,也是当今乐山的主要旅游资源。位于乐山凌云山的大佛,于公元8世纪开始修造,最初修建的目的是镇压水怪。

乐山大佛古称“弥勒大像”,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恰好符合当时人们建造它的需求。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初年(公元年),耗时90年才得以完成。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称誉。

乐山大佛神态祥和,双眼微张,稳如泰山一般的坐在江边,给行船至此的人战胜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游乐山大佛的传统方式是在白天爬上凌云山。年,乐山开始打造特色水上旅游,开展“夜游三江”项目,至年,夜游三江已经升级为3.0版。

与之前相比,升级版最大的亮点是夜游船将开到乐山大佛脚下,近距离仰望大佛本体。夜景线路总长约24公里,是四川省内已建成的单个夜景项目中最大的一个。

游船从码头出发,行驶在江水上。一岸是嘉州长卷,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在灯光映照更显古朴,而另一岸是城市建筑。游船抵达大佛脚下后,可以观赏到今年“夜游三江”升级产品的“核心”——“佛佑三江”大型声光演绎。现场通过灯光、投影及演员实景演出,还原海通法师、章仇兼琼、韦皋三代人90年的艰辛造佛历程。

除了游江外,乐山还推出了游山。游山指的是夜游凌云山,在光影交织中漫步凌云山道,有一种特别的禅意,白天的大佛慈悲庄严,到了晚上在灯光的作用下会呈现出梦幻神秘之感,同时还可远眺嘉州夜景,感受时光与历史对话。

乐山大佛景区十大夜游打卡景点

■游山

求佛问道(佛经洞)、载酒凌云(载酒亭)、海师造佛(海师洞)、苏园琴声(苏园)、梵音云海(集凤楼)

■游江

佛佑三江(声光演绎)、睡佛初醒(观佛楼)、五色佛光(岷江一桥)、国画山水(城市亮化)、禅意城市(嘉州古城)

来评论聊聊~

#你最喜欢乐山的哪条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zx.com/lssls/64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