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剧院艺术总监、深圳市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霞,在微博上这样写到:
萌芽|艺术
微博原文:
我的儿子三岁进入深圳实验幼儿园,四岁起随我学钢琴,但生性调皮的小男孩全部心思都在玩耍,时常撒娇捣蛋,只要坐在琴凳上就委屈流泪,一周七天,平均儿子哭五天,我哭两天。考虑到自己教自己的孩子也许不恰当,期间我也曾经找深圳艺术学校工作的上海音乐学院校友教他,但是小家伙仍然撒娇耍赖。一年多下来,整日面对泪眼婆娑的孩儿他爹终于忍无可忍,了断了儿子痛苦的学琴生涯。
小学到初中,儿子撒欢在足球上驰骋,中学又迷恋上了篮球,爱好才是进步的最佳源动力,此时已从深圳实验学校转去香港耀中国际中学,身高近一米九的他曾经是学校篮球队长和前锋,带领球队在全港中学篮球比赛中获得佳绩,并且由此获得巨额奖学金,学钢琴的事情更是束之高阁了。前几年他考取英国排名前列的的诺丁汉大学商学院,第一次放假回国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说“妈妈,您为什么不强迫我坚持把钢琴学下去?大学许多同学都会乐器,我这个音乐家儿子居然啥都不会”!语气里满是埋怨。“为啥没有坚持?你自己应该记忆犹新吧,还不是心疼你,不舍得强迫‘’儿子说“我小不懂事,难道您也和六岁的小朋友一般见识吗?以后我自己有孩子一定要强迫他,哪怕用鞭子……‘’
听到儿子的话我肠子都悔青了。我从小被父亲严苛教育和管教,没有大多数孩子无忧无虑玩耍的快乐童年时光,所以内心深处也不想孩子重蹈我的覆辙。加上自己也是春夏秋冬年中无休忙于音乐厅的工作,几乎没有闲暇在音乐上对他有所辅导。孩子出国留学后与世界各地老师同学相处方明白,音乐和艺术是超越政治文化宗教的世界语言,也是跨入社交界最靓丽的一张名片。好在他遗传了我的嗓子和乐感,虽未经专业训练,唱歌也算天赋异禀。学习钢琴对孩子和父母都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工程,但是回报也是可观的。学习钢琴未必都能够成为钢琴家,却可以给孩子带来自信,并且赋予人生更加美好的意义。虽说我的儿子已经错过了最佳学习钢琴的时间,但其实学习可以是一辈子的事情,从今天开始,依然不晚。
前段时间被电影《摔跤吧,爸爸》刷屏的时候,大众网友就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从小被逼着学习各种才艺,上各种补习班,你感到委屈吗?
相反,那些看到其他孩子有艺术特长而悔不当初的家长,都抱憾未能坚持让孩子学习一门特长。我们不应动不动被所谓的“快乐教育”所麻痹,觉得逼孩子掌握一项特长,就是扼杀孩子爱玩的天性。在陪伴孩子坚持学习艺术的路上,考验的不仅仅是坚持,还有大人对生活的理解,对时间的管理,对孩子的信心。
所以,亲爱的孩子,父母要求你用功学习、练琴,不是因为要拿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他们希望你将来会拥有更多的选择,在世俗的世界中留有一份精神田地,能够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尊严感、能带给自己快乐的生活!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音乐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爱的鐧芥鐨勫嵄瀹?鍖椾含鍘诲摢涓尰闄㈢湅鐧界櫆椋?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