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了解艺术从认识艺术家开始。
手绘图丨罗雪村
“小时候、/乡愁是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这首“乡愁”,在中国大陆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余光中先生在诗的第二节提到的“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中的“那头”,指的就是四川、是乐山,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一)
据早年曾到台湾高雄访问过余光中先生的我国学者刘汀泗先生撰文回忆,两岸刚刚通邮,余光中先生就给汀泗先生的老伴、年在南京金陵大学外文系的同班同学、诗友寄来几本诗集并附有题字,可见其思乡之切。在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汀泗先生见到的余光中院长是一位又廋又小、眉毛花白、身子纤弱的老人。当汀泗先生送他几本大陆出的诗刊时,他十分高兴,立即细读起来,一边用不甚地道的四川方言与汀泗先生交谈。他谈他的过去,谈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在重庆江北悦来青年会中学读书时的清苦,谈日机轰炸。他说他算半个“四川通”,并不因为远离乡土而对远方的情况有所隔膜。谈到大陆诗坛,他说四川诗人对台湾诗人及其作品作了不少介绍和引荐工作,他很感动。还说四川诗人流沙河先生对他的作品溢美之词多了,实不敢当。他说:“离开大陆四十年,对大陆诗界情况了解不深,虽然如此,我承认我的诗魂,是系于那片土地的。”他讲这话时,很动感情。正如他在“打击乐”一诗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
余光中先生还亲自开车,请汀泗先生到高雄市内的“国宾酒家”八楼吃川菜。他太太范女士和三女儿余季珊也来作陪。三小姐余季珊在伦敦拿到硕士学位,也在中山大学教书,当时还是一位二十几岁的姑娘哩。席间,范女士告诉汀泗先生:“我小学中学都是在乐山读的哟。我是江苏人,余先生是福建人,但我们是在四川、在乐山相识,在四川、在乐山耍起朋友(谈恋爱)的哦!“原来,四川乐山还是为余光中夫妻俩牵线搭桥的”大媒人“呢,怪不得夫妻俩一提起四川乐山,眼里就流露出一种很难言说的眷念之情,因为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就是在乐山度过的。
这段恋情还得从抗日战争时期说起。抗日战争时,余光中的妻子范我存到四川乐山投奔舅舅;余光中与母亲也为避战乱来到四川。第一次见面时,范我存才娉娉袅袅十三岁,还在乐山读书。余光中和范我存都长在江南,不是蜀人,但却能用地道的乐山话说情话。因为四川乐山对俩人有着特殊意义,只要是两人独处,一定讲四川话,讲乐山话,这成了不与外人说的秘密。据邓开文的回忆文章“范我存:我与余光中50年的故事”介绍,余光中的母亲和范我存的母亲是远房姐妹。17岁那年,余光中有辛与范我存在时住乐山的姨妈家相识了。第一次见面,余光中和范我存彼此都有好感。相识后不久,范我存就收到了余光中寄来的一本刊物,上面有余光中翻译的拜伦的作品。由于当时余光中还不知道范我存的名字,收信人的名字竟然是“范咪咪”,弄得范我存一头雾水。但没想到这竟然成了一个美丽的错误,直到今天,余光中仍然亲切地叫她“咪咪”,叫得她心都醉了。
也就是从那时起,在范我存心中,余光中的形象逐渐高大起来。她时常捧读余光中的诗文,透过作品,她既欣赏余光中的为人,也被他的文采所倾倒。他们开始相互了解并有了感情。但命运总是会作弄人,此后他们的爱情之路可说是障碍重重,一对有情人险些与真爱失之交臂。
余光中资料图
(二)
年,由于时局动乱,余光中与范我存两颗刚刚靠近的心就被战乱冲散了。年,余光中一家辗转来到台湾,余光中就读于台湾大学外语系后,立即多方打听失散的表妹。让他欣喜异常的是,日思夜想的范我存居然和他同处一城,就在台北女子中学读书,但当时的范我存因患了肺病而被迫辍学在家。
担心范我存被病魔击倒,余光中迫不及待地辗转来到范家。余光中的突然到来,使范我存十分感动。在余光中的鼓励和呵护下,范我存忘记了痛苦,在当时条件下很难治愈的肺病也竟然奇迹般地好了起来。双方的父母很快就觉察到了两人在相爱,但双方父母都不看好这门亲事。余家嫌范我存得过肺病,范家也觉得余光中太书呆子气,今后很难担起生活的重担。
但余光中却死心塌地地爱上了范我存,他把她比作“一朵苍白瘦弱、无依无靠的水仙”,他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呵护他心中的这朵“水仙”。为了表明自己的意志,他用小刀在自家枫树树干上刻下了“余爱咪”的第一个英文字母,以表示自己的决心。范我存和双方的父母被他的真情所感动。年9月2日,这对深深相恋了6年的恋人,终于走进了婚姻的神圣殿堂。
50年后,余光中和夫人范我存回到了他们的初恋之地——四川、乐山。年9月8日上午,成都市杜甫草堂内,78岁的余光中应接待方的安排,在数百名大陆诗迷的簇拥下,亲手揭开了诗迷们专门为他的诗歌雕刻的诗碑上的红绸,诗碑上刻的正是他吟唱了几十年的诗歌“乡愁”。余光中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来。当他念到“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时,他顽童般地环顾左右,突然高声呼喊:“我的新娘在那里?”“在这里呢!”拥挤的人群中,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呼应着,人们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穿粉红色上衣、夹杂在人流里的老人缓步走来,她就是余光中的爱妻,已是74岁高龄的范我存。
此前,也就是年的2月25日,余光中夫妇还专程回了一趟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初恋之地——乐山。当他们来到峨眉山时,由于范我存还是10岁那年到过峨眉山,所以,60多年后的故地重游,让范我存一路上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在观赏了峨眉山博物馆后,馆方请范我存题字留念。范我存一时想不出该写什么好。这时余光中来到她身边,扶住她的肩膀,神秘兮兮地说了一句话,近旁的博物馆领导就大声叫起来“妙,真是太妙了!”范我存立即高兴地写下了这几个字,并感慨地说:“这几个字真是我们夫妻几十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啊!”读者朋友,想必你也猜到了吧,这几个字就是当年余光中先生刻在自家枫树树干上的爱情宣言:“余爱咪”,反过来念就是:“咪爱余”。
看来,乐山确实是值得余光中夫妇怀念的浪漫之地,因为正是乐山这个“爱情的港湾”,为他们制作并售出了那张“窄窄的船票”,才使余光中先生写出了“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动人诗句啊!
如今,余光中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乡愁”将永远留在两岸人民心中。
作者李建一
作者简介李建一,四川乐山人,生于年,现为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乐山市市中区作协副主席,文学双月刊《三江潮》副主编。
文丨李建一
编辑丨蒲晓君
联系名人宽窄巷1、名人宽窄巷长期征集文化艺术类稿件,投稿邮箱:sc_whmr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安全北京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