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想必很多人都对“大规模限电”有所耳闻,像很多制造行业的企业工厂们也纷纷加入其中。而限电的原因有很多,像是煤电所带来的电污染、维护部分企业不受到国外通货膨胀的威胁,从而限电达到限产能的目的。
其中最为关心的恐怕就是缓解供电压力了,目前有很多省会已经开启限电模式,不论是民用电还是企业用电,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限制,以此来缓解电力供应的紧张压力。其中广东在今年的10月份就开展了有序用电的预案,为了早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而尽一份责任。
一、高峰时期的大量用电
电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毕竟人们现在处处都离不开电力。像是做饭可能会用到的电磁炉、微波炉、烤箱等,还有最基本的灯泡、充电接口、插座等,每一项都是需要电力来发挥作用。
像是家里必备的冰箱、冰柜,如果没有电力想必就如同是“衣橱、衣柜”一样,还有夏天的空调、电扇,每一个家用电器都是消耗电力的元凶。那么用电量的需求变大了,煤的需求量自然也变大了,而价格也随着市场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
在最近几年,煤的使用量与日俱增,从年煤的储备量为亿吨,到年的亿吨。从数值上就能看出用煤的需求正在增长,这也代表着煤的价格也在增长。
那么作为亚洲煤炭定价基准,澳大利亚的优质动力煤的价格已经突破了美元一吨,从年到现在,算是创下了历史新高。我国的大部分的煤都是从国外进口而来,所以在煤上花费的金额可想而知。
所以在经济压力和用电压力的“双管齐下”,各省各地都在执行限电计划,其中就包括有着能源消费大省著称的“广东”。在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最新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尖峰电价将上涨至25%。
随着电价的上浮,电力股也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像大连热电、新中港、川能动力、乐山电力等股票纷纷上涨。在大规模的趋势下,限电的政策也根据各地情况而定,只不过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与尖峰电价实施范围均不包括居民用户,不过居民用户是可以选择是否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二、拉开峰谷电价差,均有上升趋势
在国庆节当天,根据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的《通知》来看,广东的峰谷电力差价开始拉开,峰平谷比价从之前的1.65:1:0.5,调整至1.7:1:0.38。整体上来看是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再将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扩大到其他工商业用户。
而这份发布的通知其实就是根据原有的政策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广东省峰谷分时的电价政策所实施的范围基调是没有改变的。其中包括在内的有大工业户、普通工业专业变压器用户等。
那么先前是有提到过这些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根据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全省统一划分的峰谷分时电价时段有三个时期阶段。第一个就是10-12时、14-19时的高峰时段,第二个就是0-8时的低谷时段,其他则为平谷时段。
那么如果有些人的作息和其他人正相反,比方说白天用电比较少,可是夜晚用电比较多,那么可以执行这种收费标准吗?其实是可以的,如果认为自己是符合要求标准的,那么选择峰谷分时电价可以减少电费的支出,不太符合的话可以选择不执行。
虽然是自愿性质,不过还是要按照自身的情况来定夺,毕竟如果峰谷分时电价的收费标准正好与自己的用电时间相契合。那么为什么不去选择这样的电价收费方式呢,还能省下一笔花销。
至于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执行方式,其实是因为电能是无法大规模存储的,生产与消费一定要呈正比才可以保持平衡。然而不同时间段所用的电能,其实使用的产电资源是不同的,供电成本差异大会导致电储能和消费不平衡,所以才希望引导电力用户削峰填谷,提升整体的使用效率。
三、保障电煤供应力
无论怎样实行政策,或是又怎样的规定制度,最大的原因就是要保证各个用户的用电情况,以及保障电煤的供应能力。毕竟现如今的人们处处离不开电能,一旦停电时间过长,势必会造成影响。
经过了夏季的用电高峰期,转眼又快来到冬季的高峰期,像一些南方地区没有暖气,取暖的措施大部分都靠空调来解决,像热水器、电热毯、饮水机、小太阳发热器等都是冬天的取暖方式。
这其中很多家电都是高耗能的电器,所以用电的需求并不会比夏季高峰期少。在9月29日的时候,中国煤炭协会以及煤炭运销协会曾发布过通知,称要进一步做好电煤供保措施。因为预计冬季期间的煤电供应前景不容乐观,需要对一些高耗能的企业进行一些制度。
这也就是在开头曾经提到过的“大规模限电”,部分制造行业、高耗能的工厂、企业等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像化工、纺织类的工厂企业,都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