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莫格尼!婆婆,乐山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要做好家里的卫生,为创建文明城市助力哦!”11月16日,市中区土主镇的“民族语言翻译官”吉克军里走进彝族老乡家,耐心地用彝语给他们宣讲创文政策。
今年33岁的吉克军里来自峨边彝族自治县,于年10月从部队转业安置到市中区土主镇政府工作。他发现,土主镇有70多户、多名自主搬迁移民的彝族群众,其中部分年长的彝族群众不懂汉语,于是,他自告奋勇成为了当地彝汉群众沟通的桥梁。
吉克军里(左三)用彝语为彝族群众宣讲政策
“吉克大哥人很好,我平时都在外面上班,很多政策没办法及时了解。多亏吉克大哥上门讲政策,不仅给我们宣传创文政策、党的二十大精神,还帮家里的老人干活,他是个热心肠!”提到吉克军里,土主镇铁牛村村民黑来批尔赞不绝口。如今,铁牛村多数群众都认识吉克军里,在他的帮助下,大家越来越注重环境卫生,养成了文明生活习惯,自主搬迁移民而来的彝族同胞很快融入土主镇这个“大家庭”。
“目前,市中区像吉克军里这样的少数民族干部有50多人。”市中区委统战部民宗股负责人张亚苹说,“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的语言优势,加强与少数民族群众沟通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推进中心工作,让各族群众争当‘创文’好市民。”
吉克军里(左一)帮助彝族长辈打扫卫生
据了解,近年来,市中区积极推进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构建区、镇、村三级网络,建成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同心服务中心,常态化提供民族创业培训、就业推荐、法律援助等服务;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线上开展大数据处理、政策宣传、精准服务,提供“群众零跑腿”全流程代服务;在教育一线开辟民族团结进步“新战场”,常态化开展“办一期民族黑板报、上一堂民族文化课、绘一幅民族手抄报、跳一曲民族歌舞”活动和“三带一”少数民族学生结对活动,实现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德育体系、融入校园生活;组建“民族语言翻译官”队伍,以双语宣讲形式让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乐山市中区委统战部供稿)